[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样本回收的重力振动复合型深海柱状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9382.9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9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顺;石丰登;黄牧;杨刚;张海桃;石学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刘桂荣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样本 回收 重力 振动 复合型 深海 柱状 取样 | ||
本发明涉深海状取样器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样本回收的重力振动复合型深海柱状取样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外部套管,所述外部套管内部插设有活塞头,且活塞头底端固定连接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插设于外部套管内部,所述外部套管内部设置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包括推管,所述外部套管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推管。本发明解决了现在的重力式取样器后需将外套管整体拆除,从而将内部的活塞取样管取出,然后将内部地质样本一点一点的取出,但是这种取样方式在拆除时步骤较多,且将样本取出时较为不便,较为繁琐,降低了装置的便利性的问题,保证了装置在取样后上升时的稳定性,提升了装置在打捞后取样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海状取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样本回收的重力振动复合型深海柱状取样器。
背景技术
深海地质中存在大量的矿物质,为了对深海进行地质检测,科学家发明了深海取样器,其为长柱式取样器,将其抛入海中后,可通过重力向下移动,从而进行地质取样,比如公开号为CN105181376B公开的一种水下运载器搭载深海沉积物取样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拆装方便;操作手柄的长度能够灵活调整,适应不同地质地形;操作阻力可以根据不同沉积物底质进行调整,采样效率高;取样完成后在提取或保存样品前,能使取样管始终处于垂直位置且密封良好,保证了表层水样与沉积物样品的无扰动状态,提高样品有效性;取样管内径和长度可随时更换,互换性高,通过阻力可调的单向阀结构能够在不同海底底质获取到高质量的深海沉积物样品与水样;采用透明度高的PC材料,使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地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采用分段装配方式,实现了沉积物样品无扰动提取与保存;适用于水下有缆潜水器、载人潜水器等搭载作业;又比如公开号为CN105424406B公开的一种用于深海取样的可视双列柱状取样器,触底平衡器的左端悬挂有可视触底自控取样开关总成,可视触底自控取样开关总成包括可视触底锤和触底锤连接缆,可视触底锤的内部安装有水下摄像机,水下摄像机与触底锤连接缆缆芯的下端连接,触底锤连接缆缆芯的上端与同轴铠装缆的缆芯连接。深海采样时,通过触底锤连接缆可将视触底锤获取到的探测信息传输至同轴铠装缆,再通过同轴铠装缆传输至调查船或工程船实验室,从而实现可视化目标取样,保证了取样器在复杂海底环境中的有效使用,有效提高了深海沉积物取样的成功率,因此可知现有的一种重力振动复合型深海状取样器已经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现在的重力式取样器后需将外套管整体拆除,从而将内部的活塞取样管取出,然后将内部地质样本一点一点的取出,但是这种取样方式在拆除时步骤较多,且将样本取出时较为不便,较为繁琐,降低了装置的便利性,因此亟需新型的一种便于样本回收的重力振动复合型深海柱状取样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样本回收的重力振动复合型深海柱状取样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重力式取样器打捞后取样较为繁琐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93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