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9674.2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8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紫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F16F15/04;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急性 弹性 恢复 压头 专用 减震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涉及减震装置技术领域。该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冲压杆,所述冲压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冲头,所述冲压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交叉杆,所述交叉杆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内弹性片,所述交叉杆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外弹性片。该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能够利用液压力对冲压杆进而双重缓冲,且液压力也会逐渐增大,避免了在对坚硬工件冲压时,对于内部零件的过度挤压变形,提高了减震的效果和装置的使用寿命,使得冲压杆不会急性的向下弹出,来避免冲压完成时的二次振动对于机械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而在冲压的过程中,为了减小噪音和产生的振动对机械的损坏,在冲压头中均会安装减震装置,而传统冲压头的减震装置只是简单的利用弹簧来进行减震,在对坚硬材料进行冲压时,对于弹簧受到的反作用增大,长时间使用容易使弹簧发生形变,降低了减震的效果,且在进行分离式的冲压时,传统的缓冲装置会在冲压完成时,冲头受到的阻力消失,使得冲头在缓冲装置恢复力的作用下快速向外冲出,进而容易造成误伤,也容易产生二次振动,对机械造成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供了一种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能够利用液压力对冲压杆进而双重缓冲,且液压力也会逐渐增大,避免了在对坚硬工件冲压时,对于内部零件的过度挤压变形,提高了减震的效果和装置的使用寿命,使得冲压杆不会急性的向下弹出,来避免冲压完成时的二次振动对于机械的损坏。
发明内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包括壳体、冲压杆、冲头、交叉杆、内弹性片、外弹性片、缓冲盘、油腔、第一活塞、传动杆、安装座、限流球、细孔、过渡腔、第二活塞、铁芯、线圈、弹簧。
其中:
所述壳体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冲压杆,所述冲压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冲头,所述冲压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交叉杆,所述交叉杆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内弹性片,所述交叉杆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外弹性片,所述壳体的外围固定连接有缓冲盘,所述缓冲盘的内部开设有油腔,所述油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冲压杆的顶部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油腔内部第一活塞远离交叉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远离第一活塞的一侧弹性连接有限流球,所述油腔远离交叉杆的一侧通过细孔连通有过渡腔,所述过渡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铁芯,所述铁芯的外围缠绕有线圈,所述第二活塞远离细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交叉杆的数量共有三组,且上下首尾两侧转动连接,所述交叉杆的顶端与壳体的顶壁限位滑动连接,所述交叉杆的底端与冲压杆的顶端限位滑动连接,使得交叉杆能够进行折叠收缩或伸展。
优选的,所述内弹性片的上下两端在交叉杆的内侧转动连接,且初始位置向内侧折弯,所述外弹性片位于交叉杆两侧的转动连接处之间,且初始位置向外侧折弯,使得交叉杆在折叠收缩时,内弹性片和外弹性片能够发生相应的弹性形变。
优选的,所述油腔、第一活塞和传动杆的组合共有六组,且均匀分布在壳体的外围,所述传动杆一端与冲压杆顶部的外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塞内侧的中央转动连接,且传动杆的初始位置向下倾斜,使得冲压杆在进行收缩时,传动杆能够对齐进行支撑,并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推动第一活塞向外侧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限流球的外围呈锥形口,且从油腔往细孔的方向孔径逐渐减小,使得限流球在向靠近细孔处移动的过程中,限流球处液体的通过面积也会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铁芯与限流球相对齐,且所述限流球带有磁性,所述线圈通电时,铁芯与限流球相领面产生的磁极为同名磁极,因此,在线圈通电后,铁芯能够对限流球产生斥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紫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紫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96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