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液冷板的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0645.8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8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王文伟;曾兵;王智辉;罗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D13/02 | 分类号: | B21D13/02;B21D37/10;B30B1/42;H01M10/613;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7;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刘志海;郭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液冷板 成型 方法 | ||
一种电池液冷板的成型方法,包括:将金属板坯和承压模板平行间隔放置,承压模板邻近金属板坯一侧的表面具有流道模型;使金属板坯在电磁感应作用下高速压靠承压模板,实现金属板坯与承压模板的接触贴模;将金属板坯与承压模板分离,完成金属板坯的成型加工。由于采用电磁脉冲技术,仅需利用一个具有流道模型的承压模板,即可在板材坯料冲压出流道结构,从而制作出上层液冷板;在流道结构布局发生变化时,仅需选择或更换承压模板即可,相较于传动的模具冲压方法,不但能够有效降低上层液冷板的制作成本,而且成型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可适用于洁净化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液冷板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液冷板是电池模组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利用其所具有的供冷却液体流动的流道,可实现电池模组的散热,尤其是在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遇到诸如短路、大电流充放电等极端情况时,电池液冷板可及时散发电池模组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为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电池液冷板的制作流程通常为:首先,利用冲压模具在板坯上冲压出流道,以制作出上层液冷板;然后,再将上层液冷板与下层液冷板焊接为一体,从而制作出电池液冷板的成品。然而,采用模具冲压方式制作上层液冷板却存在诸如制作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电池液冷板的成型方法,以降低液冷板的制作成本。
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池液冷板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金属板坯和承压模板平行间隔放置,所述承压模板邻近金属板坯一侧的表面具有流道模型;
使所述金属板坯在电磁感应作用下高速压靠承压模板,实现所述金属板坯与承压模板的接触贴模;
将所述金属板坯与承压模板分离,完成所述金属板坯的成型加工。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使所述金属板坯在电磁感应作用下高速压靠承压模板,实现所述金属板坯与承压模板的接触贴模的步骤包括:
将放电线圈放置在金属板坯远离承压模板的一侧,使所述放电线圈正对金属板坯;
接通电容器向放电线圈放电,使所述金属板坯在电磁感应作用下高速压靠承压模板。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电线圈与金属板坯之间的间距为1±0.5mm。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压模板具有平面部,所述流道模型为分布于平面部内的凹陷结构,所述平面部用于在金属板坯与承压模板平行间隔放置时,与所述金属板坯接触,并使所述金属板坯与流道模型之间存在间隔。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道模型设有排气孔,用于在所述金属板坯与承压模板接触贴模时,供所述金属板坯与承压模板之间的空气排出。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压模板具有平面部,所述流道模型为分布于平面部内的凸起结构,所述流道模型用于在金属板坯与承压模板平行间隔放置时,与所述金属板坯接触,并使所述金属板坯与平面部之间存在间隔。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面部设有排气孔,用于在所述金属板坯与承压模板接触贴模时,供所述金属板坯与承压模板之间的空气排出。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位于金属板坯与承压模板最后接触贴模的区域。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的孔径小于等于1mm。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板坯为铜、铜合金、铝、铝合金和镁合金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未经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06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