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绵城市生态渗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0774.7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3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生;林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1C15/00;E03F5/04;E03F5/06;E01C11/22;E03B3/02;C02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城市 生态 渗滤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渗滤系统,包括道路本体和位于道路本体边缘的人行道本体,道路本体上且位于靠近人行道本体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排水槽,道路本体上且位于人行道本体和排水槽之间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排水槽,第二排水槽与第一排水槽连通,第二排水槽的深度大于第一排水槽的深度,第一排水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盖板,每个第一盖板上均开设有过滤孔,人行道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盖板,多个第一盖板和多个第二盖板之间呈一一对应设置,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设置有框体,框体远离第一盖板的边缘设置在第一排水槽的底壁上,框体内封设有用于对进入至第二排水槽内的水进行过滤的雨水过滤网;本申请具有过滤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雨水处理设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渗滤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申请公布号为CN10897839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包括路面排水结构、人行道排水结构和主排水渠道,所述路面排水结构包括路面、路面上的排水坑、排水井盖以及辅助泄洪装置,所述排水坑位于主排水渠道上方并与主排水渠道连通,排水井盖放置在排水坑上,排水井盖包括盖板和集渣槽,盖板上开有多个排水孔,且盖板上还开有泄洪孔,辅助泄洪装置安装在泄洪孔内,所述人行道排水结构包括人行道、侧排水坑和排水栅栏,侧排水坑位于人行道靠近路面的侧壁上,且侧排水坑底部与主排水渠道连通,排水栅栏安装在侧排水坑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当路面雨水较多时,雨水可通过排水孔泄洪孔进入至主排水渠道内,雨水经过排水孔和泄洪孔进行初次的过滤,但是当需要将主排水渠道内收集的雨水用于灌溉、洗车或冲厕等环境下时,仅采用排水孔和泄洪孔不具备较好的过滤效果,从而降低了对雨水循环利用时的利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对雨水的过滤效果,从而提高雨水循环利用时的利用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渗滤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渗滤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渗滤系统,包括道路本体和位于道路本体边缘的人行道本体,所述道路本体上且位于靠近人行道本体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排水槽,所述道路本体上且位于人行道本体和排水槽之间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槽与第一排水槽连通,所述第二排水槽的深度大于第一排水槽的深度,所述第一排水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将第一排水槽的开口封闭的第一盖板,每个所述第一盖板上均开设有过滤孔,所述人行道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将第二排水槽的开口封闭的第二盖板,多个所述第一盖板和多个所述第二盖板之间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设置有框体,所述框体远离第一盖板的边缘设置在第一排水槽的底壁上,所述框体内封设有用于对进入至第二排水槽内的水进行过滤的雨水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上的雨水通过第一盖板上的过滤孔进行初次的过滤,初次过滤后的雨水进入至第一排水槽内,通过框体内的雨水过滤网进行二次的过滤,过滤后的雨水可进入至第二排水槽内进行收集,从而对雨水进行循环利用,对雨水进行初次和二次的过滤,提高了对雨水的过滤效果,从而间接提高了对雨水循环利用的利用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水槽的底壁上且位于多个框体所在的位置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用于供框体的边缘插入,所述第一盖板铰接设置在第一排水槽内,所述第二盖板铰接设置在第二排水槽内,所述框体远离第一排水槽底壁的边缘垂直于框体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固定至连接板上的固定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0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