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盐有机废水的除盐系统及除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1850.6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9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徐烨琨;王志明;郭启迪;袁海朋;汪若梅;刘清胜;李荣;柴永峰;刘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10;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马云云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水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盐有机废水的除盐系统和除盐方法,所述除盐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闪蒸器、循环泵、加热器及闪蒸阀组成的循环通路,其中,所述闪蒸器的液相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相连,所述加热器出口与闪蒸阀入口相连,所述闪蒸阀的出口与闪蒸器的入口相连。本发明提供的含盐有机废水的除盐系统和除盐方法,采用循环闪蒸与醇析作用相结合的原理,经固液分离与汽液分离两步法进行盐分与其他组分的分离,有效保证分离效果,同时防止管路、阀门与设备堵塞。利用的除盐系统装置简单,造价低,系统的可调性好,对于不同品味的热源,可通过调整循环比以适应不同的热源温度;并且除盐系统适应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废水预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盐有机废水的除盐系统及除盐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经过原料预处理、反应、精制等一系列单元操作后,常常会产生一股含有盐分的有机废水,如不对其进行处理,盐分随有机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一方面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菌群的活性,另一方面盐分随污水排入环境中会造成环境污染,污染水体与土壤。因此将盐分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十分必要。同时,将盐分从废水中脱除后还有助于从有机废水中回收有机物,将其作为副产品回收,或作为原料返回到上游工段。对于其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或对环境危害较大、毒性较高的有机物,将其进行回收则更加必要,既能实现经济价值,又能实现环保价值。
通常情况下,盐分先于有机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否则盐分参与有机物分离、精制的过程,可能会造成分离、精制系统堵塞,同时盐分的存在还增大了分离系统对材质的要求,提高了分离的成本。因此将盐分提前分离出来十分必要。盐分通常以固体的形式从有机废水中脱除,固体的存在导致除盐系统容易堵塞、板结,不利于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此外,如果除盐不彻底,少量盐分进入下游系统后会不断累积,待系统运行一定时间后,同样可能造成精馏塔填料堵塞、腐蚀设备与管路等问题,使下游系统无法长期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盐有机废水的除盐系统,及利用该除盐系统脱除含盐有机废水的除盐方法,所述除盐系统利用循环闪蒸与醇析作用相结合的原理,采用气液分离与固液分离两步法,实现有机废水与盐分的彻底分离,并有效解决系统易堵塞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含盐有机废水的除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加热器、闪蒸阀、闪蒸器及循环泵,其中,所述闪蒸器的液相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相连,所述加热器的出口与闪蒸阀的入口相连,所述闪蒸阀的出口与闪蒸器的入口相连;固液分离装置与所述循环泵串联或并联安装。
根据发明所述的除盐系统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优选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位于含盐有机废水与所述除盐系统的循环液的混合点的下游。
根据发明所述的除盐系统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与循环泵并联时,所述加热器、闪蒸阀、闪蒸器及循环泵串联构成循环通路,循环泵出口的一条支路依次通过含盐有机废水入口及固液分离装置与所述闪蒸器的入口相连。
根据发明所述的除盐系统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与循环泵串联时,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依次通过含盐有机废水入口及固液分离装置与加热器的入口相连,构成循环通路。
根据发明所述的除盐系统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液分离装置选自过滤器、离心机和压滤机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发明所述的除盐系统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闪蒸罐的下封头为锥形、椭圆形或球形,优选为锥形。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除盐系统去除含盐有机废水中盐分的方法,包括:
S1.向除盐系统中垫料至一定液位,启动循环泵,并建立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18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