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池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多孔薄膜、电池隔膜以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2616.5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5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严兵;张永喜;史珍;祁震;吴世超;唐许;张可可;施刘生;张继维;何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03 | 分类号: | H01M50/403;H01M50/414;H01M10/0525;C08L23/06;C08L67/04;C08J5/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王桦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池 多孔 薄膜 制备 方法 隔膜 以及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多孔薄膜、电池隔膜以及电池,方法包括准备聚合物A:100%定伸强度为0.5~20MPa,聚合物B:为含有聚酯链段的共聚物,拉伸弹性模量800MPa以上,将质量比为40‑70:60‑30的聚合物A与聚合物B共混,制成共混薄膜,将共混薄膜浸泡在PH5的水溶液中,取出后干燥制得多孔薄膜。本发明的多孔薄膜具有很好的柔性,可以抵抗一定程度的拉伸、弯曲等外力作用,在受到拉伸、弯曲等外力作用时,其内部孔的孔径变化较小,不会影响孔的透气性等性能和因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合自动化控制和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薄膜,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多孔薄膜、电池隔膜以及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电能因其廉价、方便和环保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产品都以电能作为驱动力,电子产品得到飞速发展,而像手机、计算机、电动汽车、机器人等可移动的电子产品也发展迅速,使得电池领域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发展迅速,人们都致力于提高电池的储能量以及转化效率。
同时,随着电能和电池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很多电子产品和元件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柔性,能承受一定强度的拉伸、压缩和弯曲等外力作用,同样的作为他们的供能装置,电池也相应的具有一定柔性来适应使用环境的变化。
电池隔膜是一种隔离电池正负极的聚合物隔膜,可以让电解液中的离子通过而将正负极活性物质分隔开,防止两极因接触而短路,起到保护电池的作用。但是,由于电池隔膜是含有微孔的多孔薄膜,孔径都为纳米级,如果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则电池隔膜也会发生形变,如果隔膜的柔性不够,并且在形变过程中隔膜的微孔孔径也发生较大变化,就会影响电池的透气性和使用效果,并影响电池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急需要一种电池隔膜,具有一定柔性,并且在承受一定的形变,并且在发生形变的同时,多孔薄膜中孔的孔径不发生较大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电池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
聚合物A:100%定伸强度为0.5~20MPa;
聚合物B:为含有聚酯链段的共聚物,拉伸弹性模量800MPa以上,
将质量比为40-70:60- 30的聚合物A与聚合物B共混,制成共混薄膜,
步骤2:将共混薄膜浸泡在PH5的水溶液中,取出后干燥制得多孔薄膜。
100%定伸强度为材料在拉伸形变为100%的拉伸强度,当所述的聚合物A的100%定伸强度小于0.5MPa时,则所述的多孔薄膜的强度太差,易破;当所述的聚合物A的100%定伸强度大于20MPa时,则所述的多孔薄膜的柔性不够。
优选地,所述的聚合物A的100%定伸强度为0.5~7MPa,以2~5MPa最优。
当所述的聚合物B的拉伸弹性模量小于800 MPa时,所述的多孔薄膜在受到拉伸等外力作用时,其中孔的孔径变化率太大,所述的多孔薄膜的性能变差,对所述的多孔薄膜的透气性和锂电池的安全性下降,不适用于运用到柔性电子元件中。
优选地,所述的聚合物B的拉伸弹性模量大于1000MPa。
聚合物A和聚合物B共混时温度设置在两者的熔融温度以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2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虚拟机备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