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束传感器的密封盖垫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3107.4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0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施东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山克尔铃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H02G15/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密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束传感器的密封盖垫,包括:多芯电缆,所述多芯电缆两端分别与传感器以及连接端口连接;还包括盖垫板体,所述盖垫板体便于多芯电缆穿过;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避免多芯电缆与盖垫板体之间出现缝隙;稳固夹持组件,所述稳固夹持组件便于完成密封组件的密封卡接作用,且使密封组件具有稳固效果,通过第一卡块挤压限位块,使半圆卡环卡住多芯电缆,避免灰尘、液体等从第一穿线孔与多芯电缆之间的缝隙,又通过转杆带动卡齿啮合传动,使弧形卡块与弧形卡槽的卡接配合,形成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稳固连接,从而使第一半圆卡环与第二半圆卡环稳固持久的对多芯电缆进行密封卡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束传感器的密封盖垫。
背景技术
线束传感器由金属和塑料组成,线束传感器从位置关系依次包括传感器、电缆、密封盖垫、连接端,而密封盖垫设于电缆与连接端之间,避免灰尘、液体等进入连接处,从而产生锈蚀、短路、降低电子元器件寿命、最终导致电子元器件完全失效或连接变差等情况。
现有的电子元件功能越来越多,而线束传感器中的线芯采用多芯电缆,为保证密封盖垫的密封效果,密封盖垫上开设的用于多芯电缆贯穿的穿线孔,直径较小,从而导致多芯电缆全部穿过密封盖垫上的穿线孔的操作非常困难,费时费力,且穿线孔与多芯电缆之间仍存在较小的缝隙,而且多芯电缆与密封盖垫无稳固作用,在震动作用下,多芯电缆在穿线孔内易发生相互活动,从而导致缝隙越来越大,而由于金属和塑料等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冷热循环等条件下的复杂环境下,这些缝隙就形成了泄漏通道,会使湿气和其他腐蚀性物质渗入电子元件内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线束传感器的密封盖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传感器的密封盖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传感器的密封盖垫,包括:多芯电缆,所述多芯电缆两端分别与传感器和连接端口连接固定;还包括盖垫板体,所述盖垫板体便于多芯电缆穿过;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避免多芯电缆与盖垫板体之间出现缝隙;稳固夹持组件,所述稳固夹持组件便于完成密封组件的密封卡接作用,且使密封组件具有稳固效果。
优选的,所述盖垫板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呈均匀分布开设有多个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周边呈对称结构开设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板体两端内部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靠近第一板体方向开设有第一转动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板体呈均匀分布开设有多个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二穿线孔周边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槽卡接配合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二板体靠近第一板体方向呈均匀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活动槽靠近第二板体一侧开设有贯穿第一转动槽、第一板体、第二卡槽以及第一板体的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二转动槽外侧设有与第二板体连接固定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卡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呈相互插接配合的第一半圆卡环和第二半圆卡环,所述第一穿线孔内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两侧开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与第一卡槽连通,所述第一半圆卡环和第二半圆卡环于第二活动槽内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半圆卡环和第二半圆卡环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活动槽活动配合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对应第一卡槽位置呈倾斜结构,所述限位块外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三活动槽以及限位块挂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稳固夹持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第二转动槽内的转杆和与第一活动槽活动配合的活动组件,所述转杆一端外表面内侧面和上下侧面固定连接有呈均匀排列的卡齿,所述转杆靠近卡齿位置处开设有弧形卡槽,所述转杆靠近弧形卡槽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与第一转动槽转动配合,所述第二卡块外侧开设有与靠近第一板体的第二转动槽连通的滑槽,所述第二限位杆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转杆另一端穿出第二板体上的第二转动槽固定连接有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山克尔铃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山克尔铃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31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