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棚导向显示板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3230.6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2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冯禹;田宇;刘晓宇;刘振;张强;王亮;刘敏;白青林;司晓义;范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G09F9/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棚 导向 显示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棚导向显示板,包括主显示板和辅助显示板,以及电控系统,所述主显示板用于提供所述导向的图形的基本显示,所述辅助显示板用于提供所述导向的图形的备用显示,所述辅助显示板平行堆叠在所述主显示板下方在所述基本显示失效后以备用显示替换来维持所述导向的图形的正常显示,所述辅助显示板和主显示板之间设有切换结构,所述切换结构用于将主显示板从辅助显示板表面移除使得备用显示生效。本发明利用主显示板和辅助显示板分别实现基本显示和备用显示,在主显示板故障导致基本显示失效,用辅助显示板的备用显示对其进行替换维持正常的导向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板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棚导向显示板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地铁自动检票机是乘客踏上列车的一道安全防线,同时也是隔离乘客与轨道区的屏障,能有效的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在每一自动检票机刷卡下方及通道顶部有一个绿色箭头电子导向标识,刷卡通道上方导向标识为顶棚导向屏,顶棚导向屏有两种显示状态:绿色↓和红色X,绿色↓它是引导乘客选择进入正常运行自动检票机的标识,红色X为当前通道为停止使用状态。
目前,现有的导向显示屏在损坏后可通过将导向显示屏从顶棚上拆卸下来然后更换新的导向显示屏,但是更换的显示屏的过程需要封锁检票通道,在地铁繁忙时间段会导致人员大量拥挤影响人员出行,甚至造成踩踏等危险事故,但是不进行更换又会对失去导向指引功能,同样影响人员出行,而且目前的导向显示屏的实地测试需要通常在地铁停运后进行操作,这种测试验证方式会造成人力及公众资源的浪费,测试时间受限,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棚导向显示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繁忙时间段难以更换以及测试,影响人员出行,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顶棚导向显示板,包括主显示板和辅助显示板,以及电控系统,所述主显示板用于提供所述导向的图形的基本显示,所述辅助显示板用于提供所述导向的图形的备用显示,所述辅助显示板平行堆叠在所述主显示板下方在所述基本显示失效后以备用显示替换来维持所述导向的图形的正常显示,所述辅助显示板和主显示板之间设有切换结构,所述切换结构用于将主显示板从辅助显示板表面移除使得备用显示生效,所述电控系统统筹管理所述主显示板、辅助显示板和切换机构以保证所述顶棚导向显示板执行基本显示和备用显示相结合的导向任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显示板包括主LED点光源阵列和主LED透光屏,所述辅助显示板包括辅助LED点光源阵列和辅助LED透光屏,所述主LED点光源阵列和辅助LED点光源阵列分别设置在于主LED透光屏和辅助LED透光屏的下方用于提供呈现基本显示的主光线和呈现备用显示的辅助光线,所述主光线在主LED透光屏出光面处的主光路与所述辅助光线在辅助LED透光屏出光面处的辅助光路相一致,所述主LED点光源阵列和辅助LED点光源阵列与电控系统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切换结构包括设置在主LED点光源阵列下表面四角处的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辅助LED透光屏下表面四角处与限位凸起相匹配的限位凹槽,以及一端拆卸式连接在限位凸起上,另一端传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凹槽上的铰链绳,所述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在铰链绳的紧绷或松弛状态下组合或分离,松弛状态下的所述铰链绳在所述主显示板的重力作用下作下行移动以实现主显示板从辅助显示板表面移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限位凹槽底部设置有为铰链绳提供呈紧绷或松弛状态的驱动力的驱动装置,所述铰链绳位于限位凹槽内的端部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电控系统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主LED点光源阵列下表面铺设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用于反射所述辅助光线以避免在基本显示时辅助光线依次折射进入主LED点光源阵列和主LED透光屏与所述主光线相混合在主LED透光屏出光面处形成光线重影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3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