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部分扩频同步序列的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3741.8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1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辜方林;胡晨骏;魏急波;范艺馨;熊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073 | 分类号: | H04B1/7073;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侯珊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部分 同步 序列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部分扩频同步序列的同步方法,包括:获取接收信号,该接收信号的同步序列为部分扩频同步序列;根据接收信号、扩频序列、扩频因子及延时自相关确定规则,确定对应的延时自相关函数;其中,该延时自相关确定规则为通过迭代计算方式确定的;利用延时自相关函数进行时频同步。可见,在本方案中,利用部分扩频同步序列中的重复结构进行时频同步时,可通过具有迭代计算方式的延时自相关确定规则确定接收信号的延时自相关函数,并通过该延时自相关函数进行时频同步,从而在提高同步性能的基础上,降低计算所需的硬件资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部分扩频同步序列的同步装置、设备及介质,同样能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部分扩频同步序列的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时频同步是接收机设计的核心组件之一,是收发信机正常通信的基础。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SCFDE(SingleCarrier-Frequency Domain Equalization,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是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两种典型体制,而其时频同步方法则以SC方法最为典型,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发送端发送具有重复结构的同步序列,接收端通过计算接收信号的延时相关函数,寻找延时相关函数的极值点来实现符号定时同步,同时利用极值点的相位信息实现频偏估计。尽管后续许多学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同步方法,但其核心都没有脱离SC方法的理论框架。
部分扩频同步序列为一种高可靠时频同步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经典同步序列的一部分进行扩频处理,接收端先进行相应的解扩处理再进行延时相关运算,同样利用延时相关函数的极值点的位置和相位实现时频同步,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充分利用了扩频带来的额外增益,在不增加带宽的条件下可以显著改善低信噪比、电磁干扰等复杂环境下的同步性能。其中,实现复杂度是衡量同步方法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制约设备小型化/低功耗和低成本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一种能够显著改善通信系统传输容量或者可靠传输能力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民用蜂窝或者自组网通信终端与系统,然而它在提升通信性能的同时其实现复杂度也以线性方式增加,因此,要实现多输入多输出设备的小型化/低功耗设计,需要研究时频同步等通信组件的低复杂度实现。
因此,如何在充分利用部分扩频同步序列中的重复结构进行时频同步的基础上,降低了所需的计算资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部分扩频同步序列的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在充分利用部分扩频同步序列中的重复结构进行时频同步的基础上,降低所需的计算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部分扩频同步序列的同步方法,包括:
获取接收信号,所述接收信号的同步序列为部分扩频同步序列;
根据所述接收信号、扩频序列、扩频因子及延时自相关确定规则,确定与所述接收信号对应的延时自相关函数;其中,所述延时自相关确定规则为通过迭代计算方式确定的;
利用所述延时自相关函数进行时频同步。
其中,所述扩频序列S[k]为m序列或者Golden序列。
其中,根据所述接收信号、扩频序列、扩频因子及预先设定的延时自相关确定规则,确定与所述接收信号对应的延时自相关函数,包括:
确定接收信号r(n)、扩频序列S[k]和扩频因子K,并基于延时自相关确定规则确定延时自相关函数;扩频序列的长度为N,N=PK,P为段数;
其中,延时自相关确定规则为:
R(n)=R0(n)+…+RP-1(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37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