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简单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快速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4010.5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0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汤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久森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52 | 分类号: | H01M50/152;H01M50/166;H01M50/188;H01M50/543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谢素 |
地址: | 424300 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简单 锂离子电池 快速 安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快速安装结构,包括锂离子电池本体和安装在锂离子电池本体上的极片,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顶部边缘的外侧开设有环形阶梯,所述环形阶梯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嵌套有挤压件,所述挤压件包括限位环块和挤压垫,所述限位环块和挤压垫均套接在极片主体的外侧,所述限位环块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的顶部边缘套接有防护套。本发明极片与锂离子电池本体之间安装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方便,且安装稳定牢靠,同时能够将极片从锂离子电池本体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无需更换整个锂离子电池,降低了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快速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电池的分类中属于二次电池,也叫做蓄电池或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由锂电池发展而来。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锰或亚硫酰氯,负极是锂。在电池中,锂离子在放电过程中从负极移动到正极,在充电过程中返回。与不可充电锂电池中使用的金属锂相比,锂离子电池使用嵌入锂化合物作为电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三个主要功能部件是正极和负极以及电解质。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由碳制成,正极是金属氧化物,电解质是有机溶剂中的锂盐。电极的电化学作用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发生逆转,这取决于流过电池的电流方向。锂离子电池通常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并且在军事和航空航天应用中日益流行。
目前,现有的锂电池在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之后,锂电池上的极片极易出现锈蚀情况,导致接触不良,极片固定在锂电池上,不易拆卸下来进行更换,只能更换整个锂电池,增大了损失。
因此,发明一种结构简单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快速安装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快速安装结构,通过将极片的下端嵌套在环形凹槽内,再将挤压件套接在极片上,并嵌套在环形凹槽内对极片的环形片进行挤压,再通过螺栓将挤压件固定,从而实现对极片的固定,最后螺纹套接防护套,完成极片的安装,极片与锂离子电池本体之间安装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方便,且安装稳定牢靠,同时能够将极片从锂离子电池本体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无需更换整个锂离子电池,降低了损失,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简单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快速安装结构,包括锂离子电池本体和安装在锂离子电池本体上的极片,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顶部边缘的外侧开设有环形阶梯,所述环形阶梯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环形凹槽相贯通,所述极片包括极片主体和环形片,所述极片主体的下部嵌套在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片固定套接在极片主体的底部,所述环形片嵌套在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嵌套有挤压件,所述挤压件包括限位环块和挤压垫,所述挤压垫设置为环状,所述挤压垫位于限位环块的下方,所述限位环块和挤压垫均套接在极片主体的外侧,所述挤压垫的下侧面与环形片的上侧面相接触,所述限位环块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通孔相对应,所述通孔的内部嵌套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尾端伸入螺纹孔内,所述螺栓与螺纹孔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头部嵌套在容纳槽内,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的顶部边缘套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顶部开设有圆形口,所述圆形口的直径大小与限位环块的内环直径大小相同,所述极片嵌套在圆形口内。
优选的,所述防护套套接在环形阶梯上,所述环形阶梯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防护套的内壁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防护套与环形阶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极片主体与环形片一体化加工设置。
优选的,所述极片的表面涂覆有导电性金属涂层。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前后两侧外壁均竖直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环块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嵌套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之间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久森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久森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4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