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敏变色铅芯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4773.X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6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3/00 | 分类号: | C09D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九方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98 | 代理人: | 王储 |
地址: | 2153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敏 变色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敏变色铅芯制备工艺,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热敏变色色浆、粘土、填充料、胶黏剂、去离子水、石蜡、硬脂酸、棕榈蜡、乳化剂和对甲基二乙酸酯,该材料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热敏铅芯具有在常温下显示颜色,当铅芯受热到一定温度时,颜色完全消失,然后由高温恢复到常温时铅芯仍为无色,当温度继续降低到临界温度(显色温度)时其颜色恢复到原来的有色状态,同时具有书写顺滑、易着色、不易折断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敏变色铅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敏变色铅芯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热变色材料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颜色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的功能材料。早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热变色的现象。热变色材料的全面研究和应用,迄今已经有六、七十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也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人们已经开发出了无机、有机、液晶、聚合物以及生物大分子等各类具有热变色特性的材料,及适合做油墨用的低温热敏变色颜料。
热变色材料,发展初期基本都是不可逆热变色材料,主要用于示温的涂料类,如在炼油装置中用作超温报警涂料、航空工业中用来指示材料的表面温度分布以及仪器上广泛应用的热敏纸上的成色剂等。这些热变色材料多为无机金属类热变色材料,变色温度都较高,其测温上限可超过1200℃。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热变色材料的发展趋向于低温及可逆两方面,低温可逆热变色材料出现了一系列新品种,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微胶囊化技术的应用,热变色材料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应用面也已从最初的示温作用拓展到纺织品、印刷、涂料、玩具、防伪、厨房用品和娱乐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文教行业变色铅笔、圆珠笔油,以及变色指甲油、玩具等产品都已经问世,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可逆有机热变色材料将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产品,这肯定会成为其应用的主要方向。可逆热变色材料应用面的扩大,其需求量无疑会日益增大,逐渐显示出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传统的一般铅芯大多不具备变色的性能,同时书写易折断和不易着色的缺点,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热敏变色铅芯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热敏变色铅芯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一定量的热敏变色色浆、粘土、填充料、胶黏剂、去离子水、石蜡、硬脂酸、棕榈蜡、乳化剂和对甲基二乙酸酯;
步骤二:称取一定量的热敏变色色浆、填充料加入捏合机中搅拌捏合均匀,然后加入已溶解好的胶黏剂和去离子水,继续捏合30分钟;
步骤三:称取一定量的石蜡、棕榈蜡主料和乳化剂一起加热至85℃,熔化完全后加入捏合机中,在45-50℃捏合30分钟;
步骤四:冷却出料,使混合物料水份在14%左右,将物料经过三辊机研磨2-3遍,使水份为10-12%;
步骤五:铅芯烘干至所需水分后,放入-20℃以下的冰柜保存24小时使其显色,取出放至室温即可得到热敏可逆彩色铅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原料主要质量百分比为:热敏变色色浆10-24份、粘土70-90份、填充料18-24份、胶黏剂10-19份、去离子水8-25份、石蜡8-10份、硬脂酸5-20份、棕榈蜡5-24份、乳化剂14-22份和对甲基二乙酸酯10-22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粘土采用表面处理剂进行过表面处理,且细度为3000-6000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表面处理剂为硬脂酸、硅烷或树脂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敏变色色浆为聚合物微胶囊体系色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47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入方法、相关装置及输入系统
- 下一篇:一种财务云协同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