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4794.1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3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武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雄微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2 | 分类号: | B66F7/02;B66F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黄玉清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源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楼宇 施工 建材 提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包括板、支撑柱、支撑板、限位块、限位槽、固定座、滑轮、滑槽、提升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支撑柱设于基板上,所述支撑板设于支撑柱外侧壁上,所述支撑板对称设有两组,所述限位块设于支撑板远离支撑柱一端上,所述限位槽设于限位块上,所述固定座设于支撑柱顶壁上,所述滑轮设于固定座上,所述滑槽设于支撑柱内侧壁上,所述提升装置设于基板上,所述固定装置设于提升装置上。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避免在提升过程中产生晃动和倾斜造成损失的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楼宇的核心是5A系统,智能楼宇就是通过通信网络系统将此5个系统进行有机的综合,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使建筑物具有了安全、便利、高效、节能的特点。智能楼宇是一个边沿性交叉性的学科,涉及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建筑技术等,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智能楼宇中应用。
在智能楼宇的结构框架施工中,对建材的上下运输往往通过塔吊进行运输,但是在塔吊上下起吊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左右的晃动,使得起吊物会对附近物体造成影响,同时如果是液体的话,左右晃动会使液体溅出,造成建材的浪费,而且卸物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提升装置带动固定装置将建材固定之后进行提升,避免在提升过程中产生晃动和倾斜造成损失的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包括基板、支撑柱、支撑板、限位块、限位槽、固定座、滑轮、滑槽、提升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支撑柱设于基板上,所述支撑板设于支撑柱外侧壁上,所述支撑板对称设有两组,所述限位块设于支撑板远离支撑柱一端上,所述限位槽设于限位块上,便于将绳索的运动轨迹固定,避免绳索发生偏移,所述固定座设于支撑柱顶壁上,所述滑轮设于固定座上,所述滑槽设于支撑柱内侧壁上,所述提升装置设于基板上,所述固定装置设于提升装置上;所述提升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传送带、绕卷辊、绳索、支撑横杆、滚轮和固定架,所述驱动电机设于基板上,所述传送带缠绕设于驱动电机与绕卷辊上,所述绳索贯穿限位槽缠绕设于绕卷辊与滑轮上,所述支撑横杆固定套接于绳索上,所述支撑横杆设有两组,增加稳定性,所述滚轮连接于支撑横杆一端设于滑槽内,所述固定架设于支撑横杆远离滚轮一端上,所述固定架为L型结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侧板、加强杆二、伸缩液压机、双侧齿条、支撑架、固定板、固定轴和齿轮组件,所述固定板设于固定架底壁上,所述侧板设于固定板外侧壁上,所述支撑架设于固定架上,所述支撑架为L型结构,所述加强杆二连接于支撑架水平端外侧壁设于固定架顶壁上,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所述伸缩液压机贯穿加强杆二设于支撑架竖直端外侧壁上,所述双侧齿条贯穿侧板和固定板连接于伸缩液压机,所述固定轴设于固定板内侧壁上,所述齿轮组件固定套接于固定轴上,所述齿轮组件的齿轮部分与双侧齿条啮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下均匀设有福马轮,便于移动装置,减少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且达到合适工作为位置后,可对装置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横杆的连接处设有加强杆一,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
本发明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通过福马轮的设置,便于移动装置,减少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且达到合适工作为位置后,可对装置进行定位,通过提升装置的设置,驱动电机带动绕卷辊转动,绕卷辊带动绳索和固定装置移动,通过固定装置的设置,伸缩液压机带动双侧齿条移动,双侧齿条和齿轮组件啮合设置,带动齿轮组件将建材固定夹紧,方便在提升的过程中进行固定,避免产生晃动和倾斜造成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雄微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雄微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4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