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基楔形波导微环腔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5001.8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9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胜;孙昊骋;高俊;车驰骋;王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6/122 | 分类号: | G02B6/122;G02B6/13;G02B6/132;G02B6/136;G02B6/138;G02B6/293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高兰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楔形 波导 微环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硅基楔形波导微环腔,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波导(a)、波导微环腔(b),所述波导微环腔(b)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波导微环腔(b)中心设置有边缘为楔形的圆形微盘(c),所述波导微环腔(b)与所述圆形微盘(c)间设置有环形窗口(d),所述波导微环腔(b)下方开设有空腔(e),所述空腔(e)使波导微环腔(b)为悬空状态,使所述圆形微盘(c)为部分悬空状态;所述直波导(a)为埋入式条形波导,所述直波导(a)与所述波导微环腔(b)相互侧向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楔形波导微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微盘(c)直径L1为1mm-40mm,所述圆形微盘(c)边缘楔形的角度为30°-75°,所述环形窗口(d)的环形宽度L2为6μm-8μm;所述等腰梯形下底长5μm±10%,高度为5μm-8μm,所述等腰梯形腰与下底夹角为30°-50°;所述直波导(a)宽度为900nm±10%。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硅基楔形波导微环腔,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衬底(1)、设置在所述硅衬底(1)上的第一二氧化硅层(2)和第二二氧化硅层(3),所述第一二氧化硅层(2)设置在硅衬底(1)中心的圆形区域,所述第二二氧化硅层(3)设置在所述圆形区域之外的区域,所述第一二氧化硅层(2)和第二二氧化硅层(3)表面还设置有第三二氧化硅层(5),所述波导微环腔(b)和圆形微盘(c)设置在第一二氧化硅层(2);所述直波导(a)包括波导介质层和包覆层,所述波导介质层埋填在第三二氧化硅层(5)中,所述空腔(e)设置在硅衬底(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硅基楔形波导微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介质层为氮化硅。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硅基楔形波导微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微环腔(b)侧壁粗糙度为±120nm。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硅基楔形波导微环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次热氧化;
利用硅基热氧化工艺在硅衬底(1)上生成一层厚度为5μm~7μm第一二氧化硅层(2);
S2.第一次各向同性湿法腐蚀;
S21.在步骤S1制备的所述第一二氧化硅层(2)表面依次涂覆粘附剂和光刻胶制备圆形掩膜;
S22.用氢氟酸缓冲液在第一二氧化硅层(2)上刻蚀出边缘为楔形的圆盘;
S23.清除光刻胶;
S3.第二次热氧化;
对经步骤S2处理后的硅衬底(1)进行第二次热氧化工艺处理,在硅衬底(1)表面生长第二二氧化硅层(3),所述第二二氧化硅层(3)的厚度为2μm~3μm;
S4.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第一二氧化硅层(2)和第二二氧化硅层(3)表面沉积一层氮化硅层(4);
S5.反应离子刻蚀出氮化硅直波导(a);
S51.通过涂覆正光刻胶制备待刻蚀的直波导(a)的掩膜;
S52.用反应离子刻蚀机刻蚀出氮化硅直波导介质层;
S53.用磷酸湿法腐蚀工艺去除残余氮化硅;
S54.清除正光刻胶;
S55.在经步骤S54处理后的第一二氧化硅层(2)和第二二氧化硅层(3)表面通过原子沉积生长一层厚度为200nm的第三二氧化硅层(5),作为直波导(a)包覆层;
S6.第二次各向同性湿法腐蚀;
S61.在所述圆盘上制作环形窗口(d)的掩膜;
S62.用氢氟酸缓冲液在圆盘上刻蚀出环形窗口(d);
S63.清除光刻胶,制备出波导微环腔(b)与圆形微盘(c);
S7.气相刻蚀环形窗口(d)下的硅层,制备出空腔(e);
氟化氙气相刻蚀所述环形窗口(d)下的硅层,在第一二氧化硅层(2)和第二二氧化硅层(3)下方形成空腔(e),完成刻蚀后即可得到圆形微盘(c)和空气包层的楔形波导微环腔(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未经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50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