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安防的安防节点协同报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5319.6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9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蒲雪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宏远汇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G08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武丹聘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节点 协同 报警 方法 | ||
1.一种基于智能安防的安防节点协同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安防智能报警平台,所述安防智能报警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安防鉴定模块、安防鉴权模块、安防报警模块和数据库,所述方法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第一安防节点的第一安防数据域,并将其储存在数据库中,所述第一安防数据域包括第一鉴定数据和第一防护区数据;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鉴定数据分析第一安防节点是否发生第一触发事件;在发生第一触发事件时,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节点的第二安防数据域;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分析是否发生第二触发事件,所述第二安防数据域包括第二鉴定数据和第二防护区数据;在未发生第二触发事件时,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并根据节点标识符向第二安防节点发送安全警示信息;
在发生第二触发事件时,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对第一鉴定数据进行更新以得到安防鉴权数据;
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一安防数据域的第一防护区数据得到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安防鉴权模块根据节点标识符向第二安防节点发送更新请求指令;第二安防节点响应于接收到的更新请求指令发送第二安防数据域到安防鉴权模块;安防鉴权模块将第二安防数据域中的第二鉴定数据与第一鉴定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安防鉴权数据;
安防鉴权模块根据安防鉴权数据得到防护警示级别,所述防护警示级别包括:不警示、普通警示和严重警示;
在防护警示级别为严重警示时,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得到安防防护区列表;
安防报警模块根据安防防护区列表将防护报警指令发送到对应的安防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鉴定数据得到第一状态特征数据;安防鉴定模块从数据库中获取标准状态特征数据;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状态特征数据与标准状态特征数据得到第一状态改变度,并将第一状态改变度与第一状态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发生第一触发事件;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得到第二状态特征数据;
安防鉴定模块从数据库中获取标准状态特征数据;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状态特征数据与标准状态特征数据得到第二状态改变度,并将第二状态改变度与第二状态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发生第二触发事件;
在完成安防报警后,安防智能报警平台根据安防报警结果对第一状态阈值和第二状态阈值分别进行更新以得到第一更新阈值和第二更新阈值,然后将第一更新阈值和第二更新阈值作为下一次安防报警的第一状态阈值和第二状态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大化第一触发事件的识别率,并将此时的阈值作为第一更新阈值,其中,最大化第一触发事件的识别率的公式为:
maxR=(Gθ-Q)s.tα∈[x1,y1]β∈[x2,y2]
其中,R为第一触发事件的识别率,α为第一状态阈值的下限,β为第一状态阈值的上限,G为第一触发事件的正确识别率,θ为识别系数,Q为第一触发事件的漏报率,α∈[x1,y1],β∈[x2,y2]为边界约束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防节点包括:微波入侵探测器、超声波入侵探测器、高速球摄像机和网络摄像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数据域包括: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所述节点标识符向第二安防节点发送状态判断指令;
第二安防节点响应于接收到的状态判断指令发送第二安防数据域到安防鉴定模块;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安防数据域判断是否发生第二触发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宏远汇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宏远汇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53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