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界面热催化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5341.0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1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嘉;宫涵;姚鹏程;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B01J19/12;B01J19/24;B01J27/02;B01J29/00;B01J35/10;C07C67/08;C07C69/14;C07C6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界面 催化 体系 | ||
1.一种用于提高酯化反应转化率的界面热催化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负载于所述载体上的催化剂,以及用于向催化剂提供热量的热源;所述载体处于反应液面上或者独立于反应液面外,控制反应液向载体输送使得载体上的催化剂处于非淹没状态;
所述载体和/或催化剂为能够使气相产物逸出的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为具有毛细作用的多孔结构,用于使反应液在毛细作用下持续与催化剂接触;
所述载体和/或催化剂具有光热效应,所述热源为用于照射于所述载体和/或催化剂上的光源;所述光源照射到所述载体和/或催化剂表面使得所述载体和/或催化剂吸收的光强度大于或等于2500W/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酯化反应转化率的界面热催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和/或催化剂为能够漂浮于反应液面上的自漂浮式载体和/或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酯化反应转化率的界面热催化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反应液输送至与催化剂接触的输送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酯化反应转化率的界面热催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石墨烯气凝胶、硅胶气凝胶、多孔碳、泡沫或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酯化反应转化率的界面热催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以催化活性基团的形式接枝于所述载体上或者以固态形式负载于所述载体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酯化反应转化率的界面热催化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光源及催化剂之间用于对光源聚光的聚光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53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