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变螺旋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5480.3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5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滨;郑敏利;聂婉莹;徐世成;吕文瑞;刘月秀;卞天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B23C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邢文月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螺旋 铣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密变螺旋铣刀,其结构包括:变螺旋刀刃、冷管刀座筒槽、纽扣轮、装夹板、刀柄壳块,本发明运用冷管刀座筒槽与纽扣轮相配合,在刀柄壳块处对接配合铣刀变螺旋刀刃,形成回转式三棱镜架构操作角度的冷凝管,实现切削过程中对摩擦过热进行处理,达到切削过程中快速降温的效果。通过铣刀螺旋角的变化配合扇撑板锁接联动实现快速同步刀具冷却,提升智能数控铣床整体三角式内管液位冷却架构和轴套左轮管承重收装操作效果,提升数控铣床锁轴回转铣刀操作效率,使变螺旋铣刀在切削加工中工件纹路均匀扩展,缩短冷却周期,保障精加工物料成品细致化操作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精密变螺旋铣刀,属于铣刀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汽车与机床等领域产品结构日趋复杂,关键零部件加工精度和质量一致性要求不断提升,工件材料加工难度日趋增大,亟需高性能刀具产品来确保加工的精细化。整体式变螺旋铣刀作为近些年提高表面加工质量的研究热点,目前技术公用待优化的缺点有:
整体式变螺旋铣刀特有的变螺旋结构在铣削加工中容易产生摩擦内热,从而使铣刀整体实心端热传递过大,造成冷却时间过久,对数控铣床二次铣削加工物料的静置刀架周期较长,延长加工进程且滞缓批量生产周期,对刀体的养护度和退热度低,干扰变螺旋铣刀刀刃持续受热的损耗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密变螺旋铣刀,解决整体式变螺旋铣刀刀刃结构对切削加工的金属件会产生摩擦内热,从而使刀体整体实心端热传递过大,而造成冷却时间过久,对数控铣床二次铣削加工物料的静置刀架周期较长,延长加工进程且滞缓批量生产周期,对刀体的养护度和退热度低,干扰刀刃持续受热的损耗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精密变螺旋铣刀,其结构包括:冷管刀座筒槽、纽扣轮、装夹板、刀柄壳块、变螺旋刀刃,所述变螺旋刀刃与刀柄壳块为一体结构,螺旋角由28°渐变至30°扩展至60°,所述冷管刀座筒槽插嵌在刀柄壳块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冷管刀座筒槽与纽扣轮扣合在一起,所述装夹板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冷管刀座筒槽的左右上角,所述变螺旋刀刃与刀柄壳块为一体结构,所述冷管刀座筒槽设有内胆筒壳环、轴套左轮管、冷凝管、冷管桁架板,所述轴套左轮管插嵌在内胆筒壳环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冷凝管与冷管桁架板扣合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冷管桁架板插嵌在内胆筒壳环的内部,所述内胆筒壳环插嵌在刀柄壳块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螺旋刀刃为底部呈28°夹角然后变螺旋角扩展刀刃到30°夹角,让变螺旋刀刃延展对接冷凝管与冷管桁架板三等边架构的60°角,实现三棱镜式变螺旋尾座冷却对接操作效果,让刀头端的28°角刀刃形变到30°延展对接尾端60°角,实现三个角度的变螺旋加工操作,且刀刃尖端28°的过热可以通过尾部的60°冷凝形成一个从下到上热传递和从上到下冷却覆盖传递连通的操作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筒壳环由筋条扇板槽、内胆壳环组成,所述筋条扇板槽安装于内胆壳环的内部,所述筋条扇板槽与内胆壳环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筋条扇板槽由耳板顶座、框条叠架、筋条扇板框组成,所述耳板顶座与框条叠架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框条叠架插嵌在筋条扇板框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套左轮管由透气孔环槽、轴套管体组成,所述透气孔环槽设有六个并且围绕轴套管体的轴心嵌套成一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气孔环槽由内翅片板、通孔板座、内轮环轨槽组成,所述内翅片板插嵌在内轮环轨槽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通孔板座与内轮环轨槽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纽扣轮由扇撑板、轮环框组成,所述扇撑板与轮环框插嵌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扇撑板安装于轮环框的左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5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