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型缓释融雪除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5855.6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朱燕超;钱苗苗;王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3/18 | 分类号: | C09K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吕少楠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型缓释 融雪 除冰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施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型缓释融雪除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每100重量份的缓释融雪除冰材料包括:离子型融雪活性材料30‑65份、无机胶凝材料25‑60份、胶凝稳定增强剂2‑8份、离子缓冲稳定剂0.3‑5份。本申请的融雪除冰材料与传统离子类融雪剂相比,在降低融雪除冰电解质用量(即离子型融雪活性材料)的情况下,通过在路面表面形成稳定的并含高离子强度的溶胶体系,不但提高了融雪除冰效率,同时使道路表面的抗滑性有所增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融雪除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型缓释融雪除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研发出的融雪除冰材料品种繁多,有无机盐融雪剂、有机盐融雪剂和复合型融雪剂。由于成本原因,国内大多使用无机盐融雪剂,尤其是氯盐融雪剂的使用量仍占90%以上,包括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氯盐型融雪材料具有较高的离子强度,可以大幅度降低冰点,不仅融雪效果好,而且价格低廉。但是,氯盐融雪剂对道路、桥涵的混凝土和混凝土内部的钢筋等金属物有显著的侵蚀作用,而且环境中残存大量的氯盐会使土壤盐碱化,严重危害道路植物的生长。CN103254871A公开了一种氯盐型融雪剂的复合缓蚀剂及其应用,通过7种物质的协同作用,达到氯盐缓蚀的效果。但是,该方法涉及多种物料的准确称重复配,增加了制造难度。CN104893666A公开了一种无机释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将轻烧氧化镁,氯化镁饱和溶液、盐化物和包覆添加剂混合均匀后干燥、破碎得到固体凝胶材料,将所得固体凝胶材料与改性剂混合均匀后得到释盐材料,可将这种释盐材料用作融雪剂使用,但其采用的湿法包覆-干法改性工艺使用了大量溶剂,且产品需再干燥,以及后续需对样品球磨活化改性,增加了成本,同时湿法加工也会产生大量的含盐废水,增加环境压力。
可见,现有技术虽然使用离子缓冲体系和无机胶凝体系作为融雪除冰材料,但对金属物的侵蚀作用和环境造成的压力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型缓释融雪除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缓释融雪除冰材料,每100重量份的缓释融雪除冰材料包括:离子型融雪活性材料30-65份、无机胶凝材料25-60份、胶凝稳定增强剂2-8份、离子缓冲稳定剂0.3-5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每100重量份的缓释融雪除冰材料包括:离子型融雪活性材料35-62份、无机胶凝材料30-55份、胶凝稳定增强剂3-6份、离子缓冲稳定剂0.5-4.5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每100重量份的缓释融雪除冰材料包括:离子型融雪活性材料50-60份、无机胶凝材料35-45份、胶凝稳定增强剂5-6份、离子缓冲稳定剂2-4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的离子型融雪活性材料选自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醋酸盐或其水合物、和/或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氯盐或其水合物;例如,所述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醋酸盐或其水合物可以选自醋酸钠、醋酸钾、醋酸镁、醋酸钙,以及盐所对应的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所述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氯盐或其水合物可以选自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以及盐所对应的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地,所述离子型融雪活性材料为氯化钠,或者氯化钠和氯化钙水合物的混合物,或者氯化钠和醋酸钠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的离子型融雪活性材料的含量可以为30份、35份、40份、45份、47份、50份、55份、60份、65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的离子型融雪活性材料为氯化钠和氯化钙水合物的混合物时,氯化钠和氯化钙水合物的质量比为(3-10):1,例如为(4-8):1,优选为6: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的离子型融雪活性材料为氯化钠和醋酸钠的混合物时,氯化钠和醋酸钠的质量比为1:(9-18),例如为1:(11-15),优选为1: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58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