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失模双吸叶轮模壳内腔的堵实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5863.0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9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储德芝;杜应流;张年玉;张传书;胡存友;田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应流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9/28;B22C9/12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鲁晓瑞 |
地址: | 23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失 模双吸 叶轮 模壳内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失模双吸叶轮模壳内腔的堵实方法,模壳冷却后采用密封膜对叶轮模壳的进口封住,从叶轮模壳的出口处灌入锆英砂震动填实,把树脂、固化剂与刚玉砂的混合物填入剩下流道内,捣实,去除密封膜,用树脂、固化剂与刚玉砂的混合物对叶轮模壳的进口进行密封;本发明利用锆英砂密度大,流动性能好,能将流道进口拐角处填充实在;用树脂和固化剂混匀刚玉砂,捣实硬化后强度高;树脂和固化剂混匀的刚玉砂浇注后遇到高温溃散性好,便于清理内腔砂;本发明更改了封孔方法,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铸件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失模双吸叶轮模壳内腔的堵实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瓷壳消失模精密铸造叶轮焙烧后流道内腔堵实的方法是:叶轮内腔流道结构复杂,模壳在焙烧冷却后将流道内腔用水玻璃拌石英砂将流道内腔填实,并进行烘干硬化,再进行填箱振实,这对于常规的叶轮没有问题,但对于直径大、流道窄、包角大于220°的双吸叶轮来说,流道进口拐角的地方不易填实,在这个地方极易产生夹铁缺陷,而这种夹铁将叶片进口全部堵实,铸件无法返修只能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失模双吸叶轮模壳内腔的堵实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失模双吸叶轮模壳内腔的堵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堵料预制:将树脂、固化剂按照一定比例与刚玉砂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A,待用,锆英砂过筛清除大颗粒、杂质以及灰尘后,待用;
模壳处理,模壳焙烧完成后进行自然冷却,冷却结束后用密封膜将模壳的叶轮进口封住;
流道预灌砂:将锆英砂从模壳的叶轮出口处灌入一定量的锆英砂,灌砂结束后进行震动,直至叶轮进口拐弯处填实;
流道填实:将混合物A填入到模壳余下的流道内,且边填边用捣实工具进行捣实;
模壳封口:将上述填实后的模壳调转方向,去除密封膜,用混合物A对模壳的叶轮进口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树脂与固化剂的配比为1:1。
优选的,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所述固化剂为多胺固化剂。
优选的,所述捣实工具为带弯度的扁平铁质工具。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锆英砂密度大,流动性能好,能将流道进口拐角处填充实在;用树脂和固化剂混匀刚玉砂,捣实硬化后强度高;树脂和固化剂混匀的刚玉砂浇注后遇到高温溃散性好,便于清理内腔砂;本发明更改了封孔方法,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铸件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浇注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叶轮模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带弯度的扁平铁质工具示意图。
图中:1、浇注系统;2、叶轮;3、树脂和固化剂混匀的刚玉砂;4、锆英砂;5、叶轮出口、6、叶片;7、叶轮进口;8、叶片包角;9、振实台;10、带弯度的扁平铁质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消失模双吸叶轮模壳内腔的堵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堵料预制:将树脂、固化剂按照一定比例与刚玉砂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A,待用,锆英砂过筛清除大颗粒、杂质以及灰尘后,待用;
模壳处理,模壳焙烧完成后进行自然冷却,冷却结束后用密封膜将模壳的叶轮进口封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应流铸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应流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5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