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孔容拟薄水铝石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6131.3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5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江再勇;赖胜春;万印华;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江西稀土研究院;赣州市计量检定测试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F7/021 | 分类号: | C01F7/0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孔容拟薄水铝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孔容薄水铝石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拟薄铝石和溶剂混合,得到中间液;(2)将中间液和助剂进行混合,之后依次进行研磨和干燥,得到所述大孔容拟薄水铝石。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合理的处理过程,利用外场强化方法、空间位阻效应提高拟薄水铝石纳米片的分散性,并实现其自组装,从而孔容、孔径扩大,实现了大孔容拟薄铝石的制备,制备得到的拟薄铝石的孔容>0.8cm3/g。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拟薄水铝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孔容拟薄水铝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拟薄水铝石作为催化剂载体、分子筛和生产活性氧化铝的原料等,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氮肥、环保等行业。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着原油重质化、劣质化,产品轻质化、清洁化和成本高等严峻挑战,处理重质原油、页岩油等渣油已成为当今炼油工业的主要任务。仅2017年,我国处理渣油高达4.192亿吨,占进口原油量的73.8%。
如CN101172631A公开了一种拟薄水铝石的制备方法,属于非冶金用氧化铝的制备技术,包括将偏铝酸钠溶液进行碳酸化成胶、老化、分离洗涤和干燥,将偏铝酸钠溶液碳酸化成胶后,首先进行浆液分离,再将滤饼加入洗水混合打浆后进行提温老化。洗涤耗水量小,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易于保证,利于实际应用。
CN111807396A公开了一种高纯拟薄水铝石的生产方法,包括:a.取金属铝,与金属催化剂进行熔炼,所得合金铝与水反应,制取氢气,其中,所述金属铝的纯度不小于99.9wt%;b.铝水反应后对料浆进行分离,将分离得到的悬浮料浆进行干燥,获得拟薄水铝石,任选地拟薄水铝石经过煅烧得到氧化铝;c.对分离料浆后的铝水反应残渣进行处理以便回收使用;具有工艺简单,流程短、氢气制备条件易于实现;合金中催化剂镓、铟用量少,原料成本低且容易回收重复使用;既可实现氢气生产的安全、环保、低成本、高效率,又能得到拟薄水铝石的高附加值产品,经济效益显著。
拟薄水铝石及其煅烧后的活性氧化铝载体须具有足够大的孔容和适宜的孔结构,以满足产品轻质化、清洁化需求;而且由于载体成本占据催化剂原料成本的60%,还需要降低拟薄水铝石的生产成本,实现渣油炼制过程的降本增效。因此,迫切需求大孔容、特定孔结构拟薄水铝石的低成本生产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孔容薄水铝石及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且便于回收,实现了反应溶剂的重复利用,达到可持续的绿色开采拟薄水铝石的目的,所得拟薄水铝石的孔容>0.8cm3/g。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孔容拟薄水铝石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拟薄铝石和溶剂混合,得到中间液;
(2)将中间液和助剂进行混合,之后依次进行研磨和干燥,得到所述大孔容拟薄水铝石。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合理的处理过程,利用外场强化方法、空间位阻效应提高拟薄水铝石纳米片的分散性,并实现其自组装,从而孔容、孔径扩大,实现了大孔容拟薄铝石的制备,制备得到的拟薄铝石的孔容>0.8cm3/g。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拟薄铝石和溶剂的固液比g/mL为1:(0.5-50),例如可以是1:0.5、1:1、1:2、1:3、1:4、1:5、1:6、1:7、1:8、1:9、1:10、1:15、1:20、1:25、1:30、1:35、1:40、1:45或1:50等,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溶剂包括水、pH为1-5的酸液或醇中的1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江西稀土研究院;赣州市计量检定测试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江西稀土研究院;赣州市计量检定测试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61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晶硅的电流能力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 下一篇:补料方法、存储介质及补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