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6251.3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8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晓东 |
主分类号: | E03F9/00 | 分类号: | E03F9/00;E02F5/28;E02F3/88;E02F3/90;B01D3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李国钊 |
地址: | 466600 河南省周口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淤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淤系统,包括探头装置、分化处理装置、驱动装置;探头装置包括吸程组件和扬程组件;吸程组件用于吸入淤塞物和污水,扬程组件用于回送经过分化过滤处理的污水;分化处理装置用于将吸入的淤塞物和污水进行分化过滤处理;驱动装置包括吸程水泵和扬程水泵;吸程水泵的输入端与吸程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吸程水泵的输出端与分化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扬程水泵的输入端与分化处理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扬程水泵的输出端与扬程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通过探头装置深入到下水道之中,清理淤塞泥污,被清理的淤泥通过管路,输送到在地面的分化处理装置;进行分化后,再将处理过的污水通过管路回送到下水道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清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清淤系统。
背景技术
下水道清淤、河道的日常护理与船舶航道的拓融及“填海造陆”等情景均需要对淤塞物进行清理工作。目前的淤塞物清理工作具有多方面的难题需要解决。
例如,下水道清淤是环卫部门工作领域的一项重点。在这项重点的作业上,环卫部门在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下,也具有了各种方法与不同的适用工具,应用于这项工作的不同挑战。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与其伴随的城市高质量的快速建设,及劳动力在此背景下形成的要求,相对于面临的工作环境等,就难免会促使,相对有所滞后的作业状况及工具进行优化,来适用于城市的快速发展,而应当与之相匹配的创新需求。
这项工程的正常运作,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特殊性。尤其在雨季遭遇暴雨突然性侵袭时,如存在有所不畅未能实现及时疏通,就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积水,形成不同程度的,路涝区涝乃至于市涝。阻碍交通甚至阻断交通,困扰人们正常工作,造成生活上的不便。
在此时节的某些时段,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上述的某些状况,有时候,在某些区域也存在着不能应急的状况。不能应急于处理,不代表工作在此的部署能力。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区域性部分地下管网的升级改造,相较于城市快速发展的相对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滞后,在时间的进度列席中,侧重点的倾向下也在所难免。再者就是局限于工具设备,不能为此提供应对相对性较高的程度。由此一来,客观基于的现实状况,所形成对于后者的要求,就是能够不被局限。
再者就是促进人性化的科学合理调度,能够在工具优化的基础上,从实际层面支撑起关爱一线工人。基于此,若将一种较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理论,被为环卫部门生产工具的厂商所掌握,转化为实际的生产,生产出所需应对不同状况的产品。基于此能够有效化解涝情的升级下,在雨季时节暴雨来临时,困扰群众的不便,也会在时间上被高效疏缓。由此阻断涝情积重为灾情的同时,在已具备的条件支撑下,也能让奋斗在突发涝情一线的工人,不必过于的艰辛。
理论层面来说,淤塞在暴雨降临时呈现为涝情,很大程度上源于较长时间下,微淤不断的累积所致呈。这一点不是日常工作上的疏于忽漏,而是深入性被应当具备的条件所限制。日常清理的护理,是环卫部门在这项领域的工作常态。常态化的科学要求,会牵涉到不同层面上来,相对来说比较突出的就是互为支撑。互为支撑不能脱离条件的具备性,因为具备性条件是其能够得以生成的基础。在具备性奠定的前提下,比如日常成本的节支,要由优化相对繁琐低效的开支来支撑,而繁琐低效的优化则要由提高效率的实效来弥补。也就是说;给与生产力以支撑,将生产力发挥于最大化的同时,上升到人员自然优化配置上来。
基于此,需要提供一种相对合理的清淤系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清淤系统。
一种清淤系统,包括
探头装置,所述探头装置包括吸程组件和扬程组件;所述吸程组件用于吸入淤塞物和污水,所述扬程组件用于回送经过分化过滤处理的污水;
分化处理装置,所述分化处理装置用于将吸程组件吸入的淤塞物和污水进行分化过滤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晓东,未经郭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62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