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法冷凝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6431.1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3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文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丽谷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2 | 分类号: | B01D61/02;B01D61/58;B01D61/42;A61K36/746;A61L2/10;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武学芹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三亚***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冷凝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渗透法冷凝工艺,其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诺丽果采集完成后进行挑选,挑选较为成熟的集中放入清洗罐中进行清洗,然后将清洗后的诺丽果用干净的布擦干,进行晾晒,步骤二、将晾晒后的诺丽果进行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诺丽果放入发酵罐内进行发酵,步骤三、将发酵后产物放入榨汁机内榨汁,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提取技术领域。该反渗透法冷凝工艺,通过在诺丽果酵素提取时采用反渗透法及冷凝来实现酵素的过滤,提高了溶液的纯度,而且在采用反渗透法时进行冷凝,抑制了提纯时细菌的滋生,也方便了后续的灭菌工作,并且相对于电渗析法和蒸馏法提纯,起到了节能的效果,实现了压榨的最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提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诺丽果酵素提取时的反渗透法冷凝工艺。
背景技术
反渗透法指的是在半透膜的原水一侧施加比溶液渗透压高的外界压力,原水透过半透膜时,只允许水透过,其他物质不能透过而被截留在膜表面的过程,反渗透法通常又称超过滤法,该法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的,在通常情况下,淡水通过半透膜扩散到海水一侧,从而使海水一侧的液面逐渐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这个过程为渗透,此时,海水一侧高出的水柱静压称为渗透压,如果对海水一侧施加一大于海水渗透压的外压,那么海水中的纯水将反渗透到淡水中,反渗透方法可以从水中除去90 %以上的溶解性盐类和99 %以上的胶体微生物及有机物等,尤其以风能、太阳能作动力的反渗透净化苦咸水装置,是解决无电和常规能源短缺地区人们生活用水问题的既经济又可靠的途径,反渗透淡化法不仅适用于海水淡化,也适合于苦咸水淡化;
诺丽果是海滨木巴戟的果实,是一种天然的全营养补充剂,是所有植物中含氨基酸种类较多的超强组合,是已知含有细胞活素前体和细胞活素转化酶最全的果实,有强身的效果,经常将诺丽果实发醇以后,再经过滤,作为日常饮品和治疗疾病,故通过一系列工艺提取精华成分做成诺丽果酵素,诺丽酵素主要应用于中药材食补领域,市场需求极大。
现有的诺丽酵素主要来自于诺丽果的发酵,但是通过清洗后发酵罐简单发酵的诺丽酵素由于内含细菌不建议直接食用,由于安全性受到限制,使得诺丽酵素的成本高昂,为此,发明提供了一种反渗透法冷凝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渗透法冷凝工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反渗透法冷凝工艺,其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诺丽果采集完成后进行挑选,挑选较为成熟的集中放入清洗罐中进行清洗,然后将清洗后的诺丽果用干净的布擦干,进行晾晒;
步骤二、将晾晒后的诺丽果进行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诺丽果放入发酵罐内进行发酵;
步骤三、将发酵后产物放入榨汁机内榨汁,榨取的汁液采用反渗透法过滤,过滤时对汁液进行冷凝降温;
步骤四、接下来通过紫外线进行消毒灭菌,然后进行灌装即可。
优选的,步骤一中诺丽果在清洗罐中进行清洗时,清洗罐内安装有搅拌轴,搅拌轴进行低速转动清洗,。
优选的,步骤一中诺丽果在晾晒时置于滤网上沥干,滤网的材质为塑料滤网。
优选的,步骤二中消毒和发酵时的温度均控制在20-30℃。
优选的,步骤二中诺丽果放入发酵罐时,发酵罐内不装满,留有一定空间,然后将发酵罐密封。
优选的,步骤二中诺丽果发酵时间为90-150天,且发酵罐放置在阴凉处,温度控制在10-20℃。
优选的,步骤三中的反渗透法过滤前,对反渗透膜进行给水预处理。
优选的,步骤三中过滤时对汁液进行冷凝降温的冷却温度为10-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渗透法冷凝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丽谷集团(海南)有限公司,未经诺丽谷集团(海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6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