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设备及其通风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6502.8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8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胡雁;王昕;刘石勇;于仲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74 | 分类号: | F24F11/74;F24F11/64;F24F11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张恺宁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设备 及其 通风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及其通风控制方法,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该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控制设备运行时所使用的数据或程序代码;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代码,以实现如下过程:若室内目标区域内有对象,根据当前时刻室内目标区域的CO2浓度数据、室外CO2浓度数据和对象数量,确定当前通风量,并根据当前通风量得到当前换气次数,若当前换气次数未达到目标换气次数,则控制通风设备调节室内目标区域的通风量,以使当前通风量对应的当前换气次数达到目标换气次数;其中,目标换气次数根据室内目标区域内的用户的健康特征确定。本申请可以使得室内目标区域内的通风量满足用户的健康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设备及其通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住宅的意义在于保护人类免受室外环境的干扰侵害,以最小的能源消耗创造最舒适、最健康的室内环境。现代建筑无论从节能方面考虑,还是从安全、舒适、隔音等角度考虑,房屋的密闭、防水、隔热等技术越来越发达,然而室内通风随之成为难题。新风量是影响建筑能耗和空气品质的重要因素,按照需求调节室内的通风量是实现室内通风的关键手段。
随着对室内各类污染物的深入认识,有关通风量的标准被逐步提出。例如,目前提出了最小通风量的标准,但是最小通风量的规定是针对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而不是直接针对用户的健康。室内污染的特点是长期性的低浓度污染,即使污染物的浓度低于相关的标准仍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现有的有关通风量的标准不能满足用户的健康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及其通风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有关通风量的标准不能满足用户的健康需求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控制设备运行时所使用的数据或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代码,以实现如下过程:
若室内目标区域内有对象,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室内目标区域的CO2浓度数据、室外CO2浓度数据和对象数量,确定当前通风量,并根据所述当前通风量得到当前换气次数,若所述当前换气次数未达到目标换气次数,则控制通风设备调节所述室内目标区域的通风量,以使所述当前通风量对应的当前换气次数达到所述目标换气次数;其中,所述目标换气次数根据所述室内目标区域内的用户的健康特征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可以在室内目标区域的当前换气次数小于目标换气次数时,控制通风设备调节室内目标区域的通风量,直至调节后的通风量对应的当前换气次数达到目标换气次数,该目标换气次数是根据室内目标区域内的用户健康特征确定的,也就是说,目标换气次数的设定考虑了用户健康特征,这样,可以使得室内目标区域内的通风量满足用户的健康需求。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预先设置的换气次数与用户患病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换气次数对应的当前用户患病率,根据预设的提示方式将所述当前用户患病率提示给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当前换气次数得到当前用户患病率,并将当前用户患病率作为健康提示信息提示给用户,使用户了解当前换气次数的患病风险。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当前时刻所属的设定时间段内所述室内目标区域的CO2浓度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当前时刻所述室内目标区域的CO2浓度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室内目标区域内的CO2浓度在不同的时刻可能是变化的,因此,将设定时间段内的CO2浓度的平均值作为当前时刻的CO2浓度数据。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65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