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救援通道的平层入户加装电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6844.X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3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要辉;李达;乐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富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5/16;B66B11/02;E06C1/36;A62C13/78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黄宇 |
地址: | 422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援 通道 入户 电梯 | ||
本发明公开了有救援通道的平层入户加装电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包括电梯装置、连接装置、制动装置、楼层装置、辅助装置、通道装置以及救援装置,连接装置包括滑轨、突出杆以及梯井,制动装置包括传动箱、伸缩杆以及制动轮,楼层装置包括第一层、第二层以及墙面,通道装置包括救援口、防护门以及开槽,救援装置包括救援梯以及钩块。本发明通过传动箱运动,使得伸缩杆带动制动轮对滑轨进行夹紧,从而使得电梯厢快速制动,采用挂钩与钩块扣合使得救援梯被固定,方便救援员进行救援,通过消防箱方便火源扑灭,采用楼梯和中间层方便人员的撤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有救援通道的平层入户加装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在上世纪,城市兴建大量住宅,受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大多住房没有电梯设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层的居民,每天都要经历着爬楼的生活,特别是老弱病残者,拄着拐杖上下楼,拖着病体爬楼梯,生活极其不便,故而电梯加装就显得尤其重要。
现有的加装电梯存在加装后的电梯原本是实现让用户少爬楼梯的目的,但是作用很有限,而且改造会改变原有建筑的结构,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加装电梯实现平层入户时,由于没有公共救援通道,电梯厅之间缺少救援通道,万一发生电梯困人等紧急情况,救援人员只能先进入用户家中再到达需要救援的层站,会给以后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甚至造成电梯无法通过验收的后果,为此,我们提出有救援通道的平层入户加装电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有救援通道的平层入户加装电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加装电梯没有公共救援通道,发生电梯困人等紧急情况,需要救援人员进入用户家采可达到救援层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有救援通道的平层入户加装电梯,包括电梯装置、连接装置、制动装置、楼层装置、辅助装置、通道装置以及救援装置,所述电梯装置包括电梯厢、凹槽以及自动门,若干所述凹槽分别设置于电梯厢两侧表面,若干所述自动门分别安装于若干凹槽内,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滑轨、突出杆以及梯井,若干所述突出杆分别与电梯厢两侧表面焊接,所述制动装置包括传动箱、伸缩杆以及制动轮,若干所述传动箱分别安装于若干突出杆两侧表面,若干所述制动轮分别设置于滑轨两侧表面,所述楼层装置包括第一层、第二层以及墙面,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均设置于梯井一侧表面,所述墙面设置于梯井一侧表面,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消防箱,所述消防箱设置于墙面一侧表面,所述通道装置包括救援口、防护门以及开槽,所述救援口设置于梯井一侧表面,所述开槽设置于救援口内,若干所述防护门分别安装于开槽内,所述救援装置包括救援梯以及钩块,所述救援梯设置于消防箱一侧表面,若干所述钩块一侧表面分别梯井一侧表面焊接,其中,所述凹槽、自动门、防护门和钩块的数量为两个,滑轨和突出杆的数量为四个,传动箱、伸缩杆和制动轮的数量为八个,通过凹槽方便自动门的开启和关闭,通过滑轨方便电梯厢被限位,突出杆可以使得制动装置被支撑,传动箱、伸缩杆和制动轮使得电梯厢可以快速制动。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凹槽均为长方形槽体,通过凹槽方便自动门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滑轨分别设置于梯井两侧表面,通过滑轨方便电梯厢的限位。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伸缩杆一端与传动箱一侧表面连接,若干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分别安装于若干制动轮一侧表面,通过伸缩杆方便带动制动轮制动。
进一步地,所述楼层装置还包括楼梯和中间层,若干所述一端分别与第一层上表面和第二层下表面连接,所述楼梯另一端分别设置于中间层上、下表面,通过楼梯和中间层方便人员撤离。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箱门,所述箱门一侧表面与消防箱一侧表面通过合页连接,通过箱门可以对消防箱进行防护。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开槽均为长方形槽体,通过开槽可以方便防护门的开启和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富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富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68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离室电荷信号读出方法
- 下一篇:带新风系统的酒店专用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