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装配式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精细化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6899.0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2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丽;范栩东;刘富军;郑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刘小娇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装配式 钢结构 连接 节点 精细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基于装配式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精细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先将待装配的钢结构在程控加热升温至第一温度区间,升温至第一温度区间的最高温度后恒温保温20~24h,再将钢结构制品进行降温至第二温度区间;
步骤2、趁热将所述待装配的钢结构制品进行组对,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利用氩弧焊对高强度螺栓连接构造以外区域的环缝焊接,将焊接好的钢结构制品继续进行降温至第三温度区间,降温至最低点时恒温保温18~24h;
步骤3、将高强度螺栓连接构造拆除后,进行该区域接缝焊接,直至接缝处全部焊接完毕;
步骤4、将焊接完毕的钢结构制品的倒角、边沿和焊道的边沿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将钢结构件悬挂在脱脂溶液中,让脱脂溶液在钢结构件表面自由循环流动,最后用清水冲洗并烘干;
步骤5、将所述步骤4处理后的钢结构件置于含苛性钠、硝酸钠活亚硝酸钠溶液中,常温干燥后在钢结构件表面形成氧化膜;
步骤6、对所述步骤5处理后的钢结构件喷涂复合防护涂料,烘干后完成对所述装配式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精细化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装配式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精细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第一温度区间为400~600℃,将所述钢结构进行升温至所述第一温度区间的升温幅度为1.0~2.5℃/min;以及
所述第二温度区间为40~100℃,将所述钢结构从所述第一温度区间降温至所述第二温度区间的降温幅度为0.5~1.5℃/mi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装配式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精细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三温度区间为5~10℃,将所述钢结构从所述第二温度区间降温至所述第三温度区间的降温幅度为0.1~0.5℃/min。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装配式钢结构的连接节点精细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基于BP神经网络进行所述环缝焊接的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按照采样周期,通过传感器测量所述钢结构在程控加热升温至第一温度区间时的第一温度Ta、确定升温幅度Aa、通过传感器测量所述钢结构从所述第一温度区间降温至所述第二温度区间的第二温度Tb、确定降温幅度Ab;
步骤2.2、依次将上述参数进行规格化,确定三层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向量x={x1,x2,x3,x4};其中,x1为第一温度系数、x2为升温幅度系数、x3为第二温度系数、x4为降温幅度系数;
步骤2.3、所述输入层向量映射到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向量y={y1,y2,…,ym},m为中间层节点个数;
步骤2.4、得到输出层向量o={o1,o2,o3,o4};o1为环缝焊接的焊接电流调节系数、o2为环缝焊接的电弧电压调节系数、o3为环缝焊接的焊接速度调节系数、o4为环缝焊接的焊接线能量调节系数;
步骤2.5、控制环缝焊接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焊接线能量,使
其中,分别为第i次采样周期输出层向量前四个参数,Imax、Umax、Vmax、Qmax分别为环缝焊接过程中设定的最大焊接电流、最大电弧电压、最大焊接速度和最大焊接线能量,Ii+1、Ui+1、Vi+1、Qi+1分别为第i+1个采样周期时设定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焊接线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68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