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数据库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7140.4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1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杰;刘正森;陆平;赵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篆信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数据库 监控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监控方法包括:向分布式数据库服务器集群中的数据转发设备下发数据采集指令;数据采集指令用于指示数据转发设备监听并复制服务器集群的通讯数据;获取数据转发设备复制的通讯数据;根据复制的通讯数据对分布式数据库进行监控分析。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在采集分布式数据库的业务数据时,无需在各个服务器节点上分别部署采集端,避免对服务器进行侵入式的数据采集,同时降低了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耦合性,使得数据采集模块的通用性得到提高,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负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用户消费模式发生变化,银行业务增长,金融级数据库面临很大的挑战。分布式数据库能够很好地满足银行对数据存储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要求,是今后金融级数据库发展的主流方向。对于银行来说,因其业务的特殊性,对数据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对数据库的运维监控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分布式数据库更甚。金融级数据库要求其运维监控装置对系统进行不间断的实时监控,并且要实时反馈系统的运行状态,做到事务下发前及时告警发现故障,事务下发后提供详实的数据用于追查定位问题,从而保证业务持续稳定运行,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
然而,传统的运维监控装置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分布式数据库的性能,所有的监控装置节点原则上需要安装部署在不同的机器上,但是在每台服务器部署采集端,耦合高,侵入高,采集端程序的编写高度依赖于日志等信息的格式,使程序模块的可重用性、移植性、独立性大大降低,增加了程序开发人员的代码维护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监控方法,包括:向分布式数据库服务器集群中的数据转发设备下发数据采集指令;数据采集指令用于指示数据转发设备监听并复制服务器集群的通讯数据;获取数据转发设备复制的通讯数据;根据复制的通讯数据对分布式数据库进行监控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监控方法,包括:获取分布式数据库监控装置下发的数据采集指令;监听并复制分布式数据库服务器集群之间的通讯数据,将通讯数据转发至分布式数据库监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监控装置,包括:指令下发模块,用于向分布式数据库服务器集群中的数据转发设备下发数据采集指令;数据采集指令用于指示数据转发设备监听并复制服务器集群的通讯数据;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数据转发设备复制的通讯数据;监控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复制的通讯数据对分布式数据库进行监控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发设备,包括: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分布式数据库监控装置下发的数据采集指令;数据监听模块,用于监听并复制分布式数据库服务器集群之间的通讯数据,将通讯数据转发至分布式数据库监控装置。
本申请提出的分布式数据库监控方法,通过在数据转发设备上采集各数据库各服务器节点的通讯数据来获得业务数据实现对分布式数据库的监控,监控装置获取数据转发设备采集并复制的通讯数据来分析得到业务数据,从而降低对服务器节点的侵入,使得数据采集端的程序编写难度降低,程序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减轻了运维人员开发代码以及维护监控系统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分布式数据库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分布式数据库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分布式数据库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分布式数据库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篆信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金篆信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7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旧锂电池电极材料的回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直角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