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掘进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7747.2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4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胡方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E21D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汪海屏;王淑梅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掘进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掘进设备,包括:机体;操作平台,操作平台设置于机体上,操作平台与机体转动连接,操作平台能够相对于机体转动以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下切换;支撑部,支撑部设置于机体上,支撑部与机体转动连接,支撑部位于操作平台的下方;其中,支撑部能够相对于机体转动以在操作平台处于展开状态下用于支撑操作平台,以及在操作平台处于收纳状态下折叠收起于操作平台靠近机体一侧。掘进设备在隧道作业过程中,实现操作平台和支撑部相对于机体进行展开和折叠,这样,在展开状态下,便于维修人员站在操作平台上操作维修,在收纳状态下,便于操作平台覆盖在支撑部上,有利于缩减整体占用空间,实现小型化设计,便于折叠收纳和机载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掘进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工程掘进机作为一种大型机械化隧道施工设备,功能多,结构复杂,经常需对电气及液压系统进行参数调整与维修,由于设备大,维修人员无法直接操作,现场需准备移动式操作平台,特别在隧道施工现场准备操作平台难度较大,且地面不平,容易出现倾倒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掘进设备。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掘进设备,包括:机体;操作平台,操作平台设置于机体上,操作平台与机体转动连接,操作平台能够相对于机体转动以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下切换;支撑部,支撑部设置于机体上,支撑部与机体转动连接,支撑部位于操作平台的下方;其中,支撑部能够相对于机体转动以在操作平台处于展开状态下用于支撑操作平台,以及在操作平台处于收纳状态下折叠收起于操作平台靠近机体一侧。
本发明提供的掘进设备包括机体、操作平台和支撑部。其中,操作平台设置在机体上,操作平台与机体转动连接,以实现操作平台能够相对于机体转动,进而能够相对于机体进行展开和折叠,并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下切换,支撑部设置在机体上,支撑部与机体转动连接,以实现支撑部能够相对于机体转动,进而能够实现支撑部相对于机体进行展开和折叠,并且支撑部设置在操作平台的下方,这样,在展开状态下,便于支撑部对操作平台进行支撑,在收纳状态下,便于操作平台覆盖在支撑部上,有利于缩减整体占用空间,实现小型化设计,便于折叠收纳和机载携带。
具体地,掘进设备在隧道作业过程中,操作平台和支撑部都能够相对于机体转动,在设备需要调整或维修时,即需要使用操作平台时,操作平台向远离机体方向转动90度,处于展开状态,支撑部也向远离机体方向转动90度,实现对处于转开状态的操作平台进行支撑,进而实现操作平台可以载人作业。在设备调整或维修完成后,即需要对操作平台进行折叠收纳时,支撑部相对于机体转动,更具体地,支撑部向靠近机体方向的内侧转动90度,以实现支撑部折叠收纳,向机体内侧转动,有利于进一步缩减折叠空间,支撑部转动折叠完成后,操作平台也向靠近机体方向转动90度,并覆盖在支撑部上,此时操作平台处于收纳状态,以实现操作平台的折叠收纳。整个过程中,通过操作平台和支撑部在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下切换,实现了在设备需要调整及维修时将操作平台打开,维修人员站在平台上操作,维修完成后操作平台收起,现场无需准备移动式操作平台,解决了隧道施工现场准备操作平台难度较大的问题。并且,折叠式操作平台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简便,收放方便、迅速,安全可靠,有效降低隧道工人劳动强度,节省隧道内施工设备及空间,同时,由于折叠式操作平台设置在掘进机机体上,即机载设置安装,能够与主机一体化布局,可随车移动,操作平台折叠后能提高设备通过性。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掘进设备,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操作平台包括:平台面板,平台面板用于承载作业;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用于连接平台面板和机体,以实现平台面板能够相对于机体转动;限位块,限位块设置于平台面板同一侧,限位块用于在平台面板处于展开状态时对支撑部进行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7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体关键点的安全穿戴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氢能汽车车窗状态提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