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保温空腔的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8665.X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7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魏楚凯;罗军;杨超;刘新来;李勇;付浩兵;黄健焜;许佳师;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中源正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8 | 代理人: | 王明亮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空腔 模板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保温空腔的模板,包括外层保温材料A、中间的空腔B以及带U型加劲肋C的钢模板D,U型钢加劲制成侧模纵肋,T型扁钢通过可调节激光焊接装置焊接在面层钢板上形成竖肋,钢模板加工时预制梁钢模板肋板a上提前开好孔,然后在孔内穿入蒸汽管b,蒸汽管b穿入后在模板肋板上安装薄镀锌钢板c,然后在薄镀锌钢板c上铺好保温岩棉d,最后在保温岩棉d外加装3mm厚的普通钢板e用以保温岩棉防护,出气口装有疏水阀,另外在侧模端头和中间位置开有可自由打开关闭的通风口,预制梁钢模板肋板a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预制梁板的模板领域,具体为一种带保温空腔的模板。
背景技术
在工程中,梁的预制与钢模板的设计息息相关,常规的钢模板多采用散拼形式,分节拼装而成,虽然结构设计简单,但因体积大、重量大、拼接有接缝,导致整体效率较低,需花费较多的时间装拆、转运,且整体刚度较小,装拆、转运过程中可能导致模板错台变形,甚至导致漏浆,一方面降低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另一方面难以保证预制梁的质量。
现代工程存在规模大、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常规的模板已难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如何缩短制梁周期,并提高梁板预制质量,成为模板设计的一个难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采用一种带保温空腔的模板结构,模板外另封钢板及保温棉,形成空腔,通过蒸汽管道加热内腔中的空气,将热量传递给混凝土,从而使蒸汽可不断循环,节省热能损失,并使混凝土加热均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保温空腔的模板。
由于预制梁板数量多、混凝土标号高,为满足工程量大、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的工字梁梁板预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制的带保温空腔的模板。该种模板主要由外层保温材料、中间大体积的空腔以及带U型加劲肋的钢模板等三部分组成。侧模纵肋采用U型钢加劲,竖肋采用T型扁钢焊在面层钢板上,采用了大块整体钢模板,通过法兰连接拼接而成,并根据不同的跨径,设置相应的反拱。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包括外层保温材料A、中间的空腔B以及带U型加劲肋C的钢模板D;
该模板由如下方法制成:
钢模板加工时预制梁钢模板肋板a上提前开好孔,然后在孔内穿入蒸汽管b,蒸汽管b穿入后在模板肋板上安装薄镀锌钢板c,然后在薄镀锌钢板c上铺好保温岩棉d,最后在保温岩棉d外加装3mm厚的普通钢板e用以保温岩棉防护,出气口装有疏水阀,另外在侧模端头和中间位置开有可自由打开关闭的通风口,预制梁钢模板肋板a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蒸汽热模养生腔室使用:蒸汽热模养生腔室可随预制梁钢模板整体拆卸使用,待钢模板安装完成浇筑完混凝土后,在蒸汽管的进气端连接好蒸汽软管,预制梁静置完成需要蒸养时,控制中心发出指令打开电动阀,将蒸汽通入管道中,将模板加热后,再由模板将热量传给混凝土,以达到加热混凝土的目的,混凝土进入蒸养状态。蒸气养生梁体表面混凝土温度不宜超过45℃,梁体内部混凝土温度不宜超过65℃,如温度超过时,应按计算需要的混凝土强度设计值提高20%。混凝土蒸养分为四个阶段,静养阶段、升温阶段、恒温阶段、降温阶段。
U型钢加劲制成侧模纵肋,T型扁钢通过可调节激光焊接装置焊接在面层钢板上形成竖肋,具体焊接过程如下所示:
将T型扁钢和钢板放置在夹紧板和底板之间,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工作带动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夹紧板水平移动,直至将工件通过夹紧板和底板进行夹紧,而且通过设有滑轨和第一滑动块,夹紧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的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均匀螺纹杆配合,进行水平调节宽度,之后转动转动圆环,光焊接头随着转动圆环转动进行转动,使得不同规格的激光焊接头进行焊接。
进一步地,可调节激光焊接装置包括夹紧固定机构和激光焊接机构,激光焊接机构安装在夹紧固定机构上方,激光焊接机构底端固定在夹紧固定机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86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