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航空发动机的叶盘轴颈焊接方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9018.0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2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周家豪;罗薛嵘;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T17/20;G06F111/10;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陈一鑫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航空发动机 轴颈 焊接 方式 方法 | ||
1.一种获取航空发动机的叶盘轴颈焊接方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航空发动机中的叶盘与轴颈的构型,并且根据确定的构型建立叶盘与轴颈的三维实体模型;
步骤2:将步骤1中的叶盘与轴颈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形成叶盘与轴颈的实体模型的若干网格单元;
步骤3:对步骤2中划分好网格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分组,确定焊缝、焊接参考线、焊接起始单元、焊接起始点、焊接结束点、夹持条件、载荷、热传导表面;
步骤4:对叶盘和轴颈进行热源校核;
步骤4.1:采用如下双椭球模型作为焊接的热源模型;
其中,双椭球热源模型的前后两部分采用不同的表达式,在前半部分椭球内热源分布为:
后半部分椭球内热源分布的表达式为:
其中,Q=ηUI,η为热源效率,U为焊接电压,I为焊接电流;a,b,c为椭球形状参数,f1,f2为前后椭球热量分布函数,且f1+f2=2;
步骤4.2:叶盘与轴颈采用TC17钛合金材料;
步骤5:确定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
步骤6:根据步骤4、5选取的电子束焊接热源模型和上述材料物理参数计算焊接的热输入q;
其中,η为功率有效利用系数,In为焊接电流,Un为焊接电压,v为焊接速度;
步骤7:根据步骤6得到的焊接热输入和热源生成量ΦV,计算焊接时温度分布区域中的温度峰值点,确保峰值点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如果未在合理范围,通过步骤6中参数进行调节,根据下式计算温度峰值点:
其中,式中ρ为材料密度,T为温度,由步骤4中确定,CL为比热容系数,Kx,Ky,Kz为x,y,z方向上的热传导系数,设定传导系数各向同性,因此有:
Kx(T)=Ky(T)=Kz(T);
步骤8:确定叶盘和轴颈的边界,根据设置的各项机械性能参数,计算焊缝的纵向收缩量ΔL为:
其中,ε=α[T1-T0],其中α为与温度无关的金属性能参数,T1为温度峰值,T0为初始温度,n为多层多道焊层数,K1为与焊接方法、材料热膨胀系数、多层多道焊相关的系数,其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FH表示焊接线能量作用面积,L表示焊缝长度,F为工件截面积;
横向收缩量为其中β为固定的刚性指数,q为焊接线能量,σ表示横向残余应力,确保焊缝的纵向收缩量和横向收缩量处于合理的范围,如果未在合理范围,通过步骤6中参数进行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获取航空发动机的叶盘轴颈焊接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
步骤2.1:将步骤1中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几何清理,首先删除模型中的自由节点,然后融合重合节点、重合单元,并进行重复确认;
步骤2.2:对三维实体模型选区六面体进行网格划分,将靠近焊缝区及近缝区划分为密网格,其他区域划分为疏网格;
步骤2.3:对划分好的网格进行质量检查;
步骤2.4:对划分结果进行单元边界检测,检测是否出现裂缝,若有裂缝,则进行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90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