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9784.7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王彦合;王林林;卢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0 | 分类号: | E01B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适用带凹槽结构的混凝土台结构,包括以下步骤:在凹槽结构的模板的顶角处浇筑混凝土;所述凹槽结构为起点向四周浇筑混凝土,控制浇筑点处的混凝土面高出混凝土台标高2cm以上;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以凹槽结构为起点向四周浇筑混凝土,进而使得凹槽周边的混凝土凝固后具有一定的排水坡,使得凹槽内不易积水,同时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产生的水也不易流到凹槽内,浇筑点处的混凝土台高于设计标高至少2cm,以便于整平后的多余的混凝土能够向前推进填补后面混凝土,避免多次浇筑混凝土,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还能保证浇筑点处混凝土的密实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在高速铁路施工中也出现了一些自动或半自动化的小型机械设备,用以进行轨道施工。在轨道混凝土浇筑的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控制机械设备作业,且常常需要多人配合机械设配进行作业。为了达到施工精度,需要采用较多的作业设备人工配合作业,降低了施工效率。同时常规的混凝土底座的作业模式中,浇筑的布料点常从一端开始,并向另一端移动,该模式仅适用于常规的普通混凝土底座板,作业模式不能通用,对于具有凹槽结构的混凝土底座板,不能够保证凹槽结构周边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高程,且现有的作业模式,底板的高度以及凝固后的强度不一致,作业后的轨道底座板尺寸精度较差,同时施工过程不能实现标准化,且不易达到轨道运行的强度,进而需要对强度不达标的轨道底板重新作业,降低了施工效率,同时拖慢了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特别是现有作业模式不能够保证凹槽结构周边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高程,底板的高度以及凝固后的强度不一致,施工过程不能实现标准化,且不易达到轨道运行的强度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整平控制方法,
适用带凹槽结构的混凝土台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在凹槽结构的模板的顶角处浇筑混凝土;
所述凹槽结构为起点向四周浇筑混凝土,控制浇筑点处的混凝土面高出混凝土台标高2cm以上;
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
对初步整平的混凝土进行精细整平。
可选地,所述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包括:
采用φ50的插入式振捣棒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一次振捣;
采用φ30的插入式振捣棒对模板四周的混凝土二次振捣。
可选地,所述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包括:
对振捣后的混凝土进行粗平,对粗平后的混凝土表面进行人工精平。
可选地,所述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包括:
当所述凹槽结构粗平之后,清理所述凹槽模板边沿灰浆;
在所述混凝土初凝后且终凝前拆除凹槽模板,对所述凹槽结构内的表面进行修整。
可选地,所述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包括:
当所述混凝土坍落度低于预设混凝土坍落度,且所述混凝土面标高高于预设混凝土面标高阈值时;
通过螺旋趴料机构和振动抹平机构同时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粗平。
可选地,所述对初步整平的混凝土进行精细整平,包括:
通过圆棍压光机构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第二次收面。
可选地,所述对所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初步整平,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97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