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低门槛电压的SiC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0200.8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0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曦;董青杨;蒲红斌;胡继超;解勇涛;孙天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06;H01L29/08;H01L29/16;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戴媛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门槛 电压 sic 绝缘 双极晶体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门槛电压的SiC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包括第一外延层,第一外延层之下依次设置有第二、第三、第四外延层;第四外延层的凸台之间设置有集电区;第四外延层及集电区下表面共同设置有集电极PAD;第一外延层上部的平台周围套装有阱区,该阱区上套装有源区,阱区和源区周围设置有重掺杂区;第一外延层、阱区以及源区部分上表面共同设置有栅氧化层;栅氧化层上表面覆盖有多晶硅栅;多晶硅栅及栅氧化层共同覆盖有场氧;重掺杂区、源区部分、场氧上表面及侧壁共同覆盖有发射极PAD。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具有低门槛电压的SiC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器件,降低了SiC IGBT的门槛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低门槛电压的SiC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本发明还涉及该种具有低门槛电压的SiC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SiC)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热导率高、临界雪崩击穿电场强度高、饱和载流子漂移速度大及热稳定性好等优点,是制造电力半导体器件的理想材料。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兼具了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开关速度快以及双极晶体管(BJT)通态电阻低的优点,成为最出色的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而将理想电力半导体器件制造材料SiC用于制造最出色的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时,由于SiC pn结正向导通门槛电压高,SiC IGBT出现了门槛电压高的问题。过高的门槛电压削弱了SiC IGBT与硅(Si)IGBT、SiC MOSFET等之间的竞争优势,严重影响了SiC IGBT的广泛应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性能、高可行性的技术方案,用于解决SiC IGBT门槛电压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低门槛电压的SiC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SiC IGBT存在门槛电压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种具有低门槛电压的SiC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低门槛电压的SiC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包括第一外延层,第一外延层之下设置有第二外延层,第二外延层之下设置有第三外延层,第三外延层之下设置有第四外延层,第四外延层包括多个尺寸相同的凸台;第四外延层的凸台之间设置有集电区,集电区与第三外延层下表面、第四外延层侧壁及第四外延层部分下表面接触;第四外延层下表面以及集电区下表面共同设置有集电极PAD;
在第一外延层上部中心设置有凸起的平台,该平台周围套装有阱区,该阱区上套装有源区,阱区和源区周围设置有重掺杂区;阱区与第一外延层上表面及平台侧壁接触;源区与阱区上表面及阱区随平台突起的侧壁接触;源区与阱区的外侧面同时与重掺杂区接触;第一外延层平台上表面、阱区突起的上表面以及源区部分上表面共同设置有栅氧化层;栅氧化层上表面覆盖有多晶硅栅;多晶硅栅上表面及侧壁以及栅氧化层侧壁共同覆盖有场氧;重掺杂区上表面、源区部分上表面、场氧上表面及侧壁共同覆盖有发射极PAD。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上述的具有低门槛电压的SiC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制造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采用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在SiC材料的衬底一个表面上依次生长第一外延层、第二外延层、第三外延层、第四外延层;
步骤2:采用化学机械抛光的方式,将衬底去除,保留第一外延层、第二外延层、第三外延层、第四外延层;
步骤3:在第四外延层上淀积掩蔽膜,通过光刻技术获得图形化表面,在图形化表面上进行干法刻蚀,形成第四外延层的多个凸台,各凸台的间距为5.0μm,各凸台的高度为2.0μm;
步骤4:采用PVD技术,结合光刻与刻蚀的方法,在第四外延层凸台之间淀积p型NiO的集电区,使得集电区覆盖第三外延层上表面、第四外延层的凸台侧壁以及第四外延层凸台上表面边缘0.3μm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0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