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刮擦聚碳酸酯实心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0217.3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6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应;陈增军;宋治乾;高蕾;冯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品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品诚创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6;B32B27/40;B32B33/00;B32B37/00;B32B37/15;B29C48/18 |
代理公司: | 上海首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苗绘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刮擦 聚碳酸酯 实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刮擦聚碳酸酯实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刮擦聚碳酸酯实心板为由表面层A层聚氨酯,第2层B层UV涂层和第3层C层聚碳酸酯层构成的多层复合结构, 所述耐刮擦聚碳酸酯实心板为ABC结构、ABCBA结构或ABCB结构;所述A层聚氨酯厚度为10μm~2000μm,B层UV涂层厚度为30μm~500μm,C层聚碳酸酯层厚度为1.5mm~4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刮擦聚碳酸酯实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A层聚氨酯厚度为30μm~1000μm,B层UV涂层厚度为50μm~250μm,C层聚碳酸酯层厚度为3mm~2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刮擦聚碳酸酯实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A层聚氨酯厚度为50μm~500μm,B层UV涂层厚度为50μm~150μm,C层聚碳酸酯层厚度为3mm~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刮擦聚碳酸酯实心板,其特征在于:A层聚氨酯为加工温度>220℃的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采用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原料采用亨斯曼、巴斯夫、路博润或万华化学的耐磨级聚氨酯牌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刮擦聚碳酸酯实心板,其特征在于:B层UV涂层以聚碳酸酯为基材,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和热稳定剂,聚碳酸酯采用光气化或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刮擦聚碳酸酯实心板,其特征在于:B层UV涂层中聚碳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为15000~65000,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水杨酸酯类、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和三嗪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所述热稳定剂选用常见的1010或16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刮擦聚碳酸酯实心板,其特征在于:B层UV涂层中聚碳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500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刮擦聚碳酸酯实心板,其特征在于:C层为聚碳酸酯层中的聚碳酸酯材料采用光气化或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材料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耐刮擦聚碳酸酯实心板,其特征在于:C层聚碳酸酯材料的重均分子量为15000~650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刮擦聚碳酸酯实心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刮擦聚碳酸酯实心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采用三台单螺杆挤出机分别将TPU、UV涂层和聚碳酸酯进行熔融塑化,三台挤出机的前端连接有熔体计量泵,与熔体计量泵的末端通过连接体连接;在连接体后段设有2个分流器,2个分流器分别将TPU和UV涂层的熔体分成上下两层,每种熔体均沿着两个独立的模具流道流动,聚碳酸酯熔体沿着中间主流道流动,流道与模具的五个独立进料口连接;
b、在模具内部,5个独立进料口分上下平行设置,模具内部流道均呈衣架型扩展成面,每个流道有独立的控温装置,以确保不同流道的原料流动稳定性,5个流道的流体在距离挤出机模唇出口一定的位置以整面重叠的方式汇合,形成5层复合层,通过熔体的压力从模唇挤出,片状的熔体经过三辊压光机的冷却和定型,被牵引至后道工序,包括退火、覆膜、打标、切割和自动码垛步骤,最后制得成品;
c、根据产品要求,设置板材的宽度,并自动定制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品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品诚创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品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品诚创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02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