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倍捻粗纱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0446.5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邱丽遐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丽遐 |
主分类号: | D01H7/86 | 分类号: | D01H7/86;D01H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倍捻粗纱机 | ||
不同于传统的粗纱机的锭翼加捻方法,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倍捻粗纱机:所述纤维条加捻部分,由一个旋转的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来实施的。所述第一旋转体将牵伸后的纤维条带着一起旋转,围绕第一旋转体的高速旋转,对纤维条施加捻度。加捻后的纤维条卷绕在一个高速旋转的第二旋转体上,进入第二旋转体的纱线通道,在牵引作用下离开第二旋转体,施加第二次加捻。在这个过程中,加捻后的纤维条由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同时实现了“倍捻”加捻效果和大卷装的粗纱机。进一步地是,提出基于本发明提出的加捻方法的一种单侧粗纱机和双侧粗纱机,从而实现了纺制粗纱的新的纺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械,尤其是粗纱机。
背景技术
粗纱机是纺纱过程中不可少的工序,将并条机或者梳棉机的纤维条,经过进一步的牵伸,达到环锭纺纱机所需的细度的纤维条,卷绕成管纱,以供环锭纺纱机使用。
当前市场主流的粗纱机采用锭翼加捻的方法,加捻同时卷绕,限制了速度,转速一般不超过3000rpm。比如专利CN111206311A “粗纱机的锭翼”。提出一种不改变锭翼主体的旋转速度的设定就变更锭翼圧掌的按压力的粗纱机的锭翼。该发明虽然能够改善纱线在筒管上卷绕的压力变化的缺陷,但是仍然采用了旋转的锭翼进行加捻方法,加捻后的纱线通过锭翼的压掌卷绕在筒管上成粗纱筒管纱,同时,粗纱管纱的直径受到了锭翼的尺寸的限制,不能增加粗纱管的容量。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涡流纺粗纱机出现,如专利CN106460252A “纺纱准备机”,克服了传统粗纱机的锭翼加捻须条的局限性,采用了涡流喷嘴的加捻机构,极大提高了粗纱机的生产速度。但是这种新型的粗纱机由于采用涡流喷嘴的加捻机构,投资成本高昂。同时,所述的粗纱经过涡流喷嘴仅仅被施加了一次加捻效果。进一步地是,这种通过涡流气流将粗纱表面纤维进行加捻的方法,无法稳定控制粗纱被施加的捻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倍捻的粗纱机,不仅克服了传统锭翼加捻的速度局限性,实现了“倍捻”的加捻效果,增加了管纱的容量和卷绕方式的多样化,而且投资成本更低,加捻效果更稳定。
本发明提出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新型的粗纱机的纺纱方法是来自条筒的纤维条经过牵伸系统的牵伸,到达所需的重量和细度后,一个旋转的第一旋转体将所述的纤维条进行加捻,加捻后的纤维条喂入第二个高速旋转体;所述的纤维条在第二旋转体的外表面卷绕至少半圈以后,优选地是0.5圈到10圈,从第二旋转体的纱线通道离开第二旋转体,同时被第二旋转体再次加捻后,在导纱罗拉的牵引作用下,通过卷绕结构,卷绕成筒纱或者管纱或者其他卷装形式。
所述的粗纱机,由一个个相邻的纺纱单元组成。每个纺纱单元包括纤维条喂入部分、纤维条牵伸部分、纤维条第一次加捻部分、纤维条第二次加捻部分和纱线卷绕部分。
所述纤维条喂入部分,提供粗纱机的喂入的纤维条。所述纤维条来自并条机或者梳棉机或者精梳机的条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每个纺纱单元的喂入的纤维条直接来自并条机的条筒。粗纱机的每个纺纱单元由一个条筒喂入纤维条。
所述纤维条牵伸部分,将来自条筒的纤维条经过牵伸结构的牵伸,拉伸到指定的纤维条定量和细度。所述纤维条牵伸部分可以采用目前粗纱机成熟的现有牵伸机构。目前粗纱机采用的二牵伸区的牵伸系统。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牵伸系统,由3对上皮辊和下底罗拉组成的罗拉对组成一个二牵伸区的牵伸机构。
所述纤维条第一次加捻部分,将牵伸成预定细度的纤维条施加所需要的捻度,形成粗纱条。
不同于传统的粗纱机的锭翼加捻方法,本发明的所述纤维条第一次加捻部分,由一个高速旋转的第一旋转体来实施的。所述第一旋转体将牵伸后的纤维条带着一起旋转,围绕第一旋转体的旋转轴心线高速旋转,对纤维条施加捻度。根据粗纱条的捻度要求,这个施加的捻度是通过第一旋转体的转速来控制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丽遐,未经邱丽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04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