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C MOSFET反向转移电容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1017.X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0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来利;李华清;杨成子;于龙洋;朱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c mosfet 反向 转移 电容 测量方法 | ||
1.一种SiC MOSFET反向转移电容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SiC MOSFET反向转移电容测量电路,所述SiC MOSFET反向转移电容测量电路包括上桥臂SiC MOSFETQ1、下桥臂SiCMOSFETQ2、负载电感Lload、栅极驱动器、外加驱动电阻Rg_de及母线电源Vdd;
上桥臂SiC MOSFET Q1的栅极与源极相连接,上桥臂SiC MOSFET Q1的漏极与母线电源Vdd的正极性端子相连,上桥臂SiC MOSFET Q1的源极与下桥臂SiC MOSFET Q2的漏极相连,下桥臂SiC MOSFET Q2的源极与母线电源Vdd的负极性端子S’相连,下桥臂SiC MOSFET Q2的栅极与外加驱动电阻Rg_de的一端相连,外加驱动电阻Rg_de的另一端与栅极驱动器相连;
负载电感Lload的一端与下桥臂SiC MOSFET Q2的漏极相连,负载电感Lload的另一端与母线电源Vdd的正极性端子相连,母线电源Vdd的负极性端子S’与栅极驱动器的接地端子相连;
包括以下步骤:
栅极驱动器输出的高电平电压Vgg、下桥臂SiC MOSFET Q2的漏极外接引线端子G与母线电源Vdd的负极性端子S’之间的电压uGS'、外加驱动电阻Rg_de、栅极驱动器内部驱动电阻Rg_dr、下桥臂SiC MOSFET Q2的栅漏极PCB布线产生的杂散电容Cdg'、下桥臂SiC MOSFET Q2漏源极电容两端的电压uDS及下桥臂SiC MOSFET Q2漏栅极电容两端的电压uDG,在米勒平台期间,得下桥臂SiC MOSFET Q2的反向转移电容Cdg为:
其中,t为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iC MOSFET反向转移电容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栅极驱动器输出的高电平电压Vgg为:
其中,Rg_dr为栅极驱动器内部的驱动电阻,Rg_de为外加驱动电阻,ig为栅极驱动器的输出电流,uGS'为G端子和母线电源Vdd的负极性端子S’之间的电压,Lg为下桥臂SiC MOSFET Q2中栅极的杂散电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iC MOSFET反向转移电容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桥臂SiCMOSFET Q2栅漏极PCB布线产生的杂散电容Cdg'两端的电压及电流满足:
其中,uDG为杂散电容Cdg'两端的电压,i1为流过杂散电容Cdg'的电流;
在端子G及端子g处的KCL方程分别为:
ig+i1+i2=0 (3)
igs-idg+i2=0 (4)
其中,i2为流过下桥臂SiC MOSFET Q2内部驱动电阻Rg_in的电流,igs及idg分别为流过电容Cgs及流过电容Cdg的电流;
流过电容Cds、Cgs及Cdg两端的电压uDS、ugs、udg满足:
udg=uDS-ugs (5)
其中,Cds为下桥臂SiC MOSFET Q2中漏极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gs为下桥臂SiCMOSFET Q2中栅极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在下桥臂SiC MOSFET Q2开通过程中米勒平台期间ugs保持不变,流过电容Cgs的电流igs为:
将式(6)带入式(4)得:
idg=i2 (7)
将式(2)及式(7)带入式(3)得:
在下桥臂SiC MOSFET Q2开通过程米勒平台期间ig保持不变,因此驱动回路电感Lg两端的电压为:
将式(9)带入式(1)得:
反向转移电容Cdg两端的电压及电流满足:
将式(8)、式(10)带入式(11),得反向转移电容Cdg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10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