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注料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1304.0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7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张良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梅克卡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B22D17/30;F16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夏晓杰 |
地址: | 2154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压铸 模具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注料机构,包括料筒、冲头和镶件,料筒轴向设置料腔,前端与压铸模具连接,后端轴向凹设用于安装镶件的安装区,料筒的侧壁上设置注料口和注油孔,镶件呈管状结构,且内径与料筒的内径相同,镶件外壁环设导油槽,导油槽底部环设通油孔,镶件设置在安装区内,且通油孔与导油槽对应,冲头滑动设置在料腔内,并且与驱动杆连接,利用驱动杆推动冲头在料腔内轴向移动。本发明通过导油槽与通油孔配合,实现了润滑油全方位涂覆冲头,同时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增设闭油管,无间隙的实现通油孔的打开和关闭。冲头与驱动杆通过连接件浮动连接,实现了冲头的自适应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注料机构。
背景技术
注料机构是用于将铝液注入压铸模具中的一个注料设备,其通过冲头在料筒中往复移动,进而将料筒内的铝液注入模具中,而冲头每一次往复移动,均需要注入润滑油,现有的机构是通过人工直接对料筒内壁喷射润滑油,这样会造成润滑油的浪费,且无法均匀的进行涂抹。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注料机构,包括料筒、冲头和镶件,所述料筒轴向设置料腔,前端与压铸模具连接,后端轴向凹设用于安装所述镶件的安装区,所述料筒的侧壁上设置注料口和注油孔,所述镶件呈管状结构,且内径与所述料筒的内径相同,所述镶件外壁环设导油槽,所述导油槽底部环设通油孔,所述镶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内,且所述通油孔与所述导油槽对应,所述冲头滑动设置在所述料腔内,并且与所述驱动杆连接,利用所述驱动杆推动所述冲头在所述料腔内轴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镶件与所述安装区紧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油孔至少设置两周,且一周向上的一所述通油孔与另一周向上的所述通油孔部分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闭油管、弹簧和后盖板,所述闭油管的外径与所述镶件的内径配合,所述闭油管的一端向外突出设置引导部,所述镶件内壁设置与所述引导部配合的引导腔,所述闭油管设置在所述镶件内,所述后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料筒的后端,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引导腔内,且两端作用于所述闭油管和所述后盖板上;所述冲头向模具注料时,所述闭油管轴向移动将所述通油孔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闭油管与所述冲头接触的一端端面设置缓冲垫。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闭油管的外壁上间隔设置两密封环,当所述通油孔闭合时,所述密封环位于所述通油孔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冲头与所述驱动杆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和固定套,所述连接件设置两个,拼接成环形结构,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和下端轴向向内延伸设置限位部,所述冲头的一端轴向向外设置第一卡缘,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轴向向外设置第二卡缘,所述第二卡缘叠设在所述第一卡缘上,利用所述连接件固定,所述固定套套设于所述连接件外以固定所述连接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缘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卡缘的直径大小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缘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卡缘的直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套的端部设置磁铁,以吸附固定在所述冲头上。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导油槽与通油孔配合,实现了润滑油全方位涂覆冲头,同时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增设闭油管,无间隙的实现通油孔的打开和关闭。冲头与驱动杆通过连接件浮动连接,实现了冲头的自适应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注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梅克卡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梅克卡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1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