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虫害监测及管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1759.2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4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松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0;A01M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孙倩倩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虫害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虫害监测及管控系统,包括反漏斗罩,所述反漏斗罩上设置有外筒体,所述反漏斗罩外表面与外筒体内壁配合形成诱捕空间,所述外筒体表面设置有深色吸光层,所述反漏斗罩顶部的漏斗口与诱捕空间贯通连接,所述反漏斗罩内设置有诱芯盒,所述诱芯盒内设置有诱芯,所述诱芯盒与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能够带动诱芯盒在反漏斗罩内部和反漏斗罩外部之间往复运动,所述反漏斗罩顶部的漏斗口上还设置有用于探测的红外传感器模组。本发明结构简单,耗能低,使用便捷,适合大批量部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虫情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虫害监测及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虫情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农业种植户远程智能化自动化采集虫情信息,通过数据分析,确定病虫害的发生期、发生量,给种植户提供科学用药的数据依据,从而降低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慢慢被淘汰的害虫监测方法是通过手眼观察统计,费时费力,难以满足监测预报以及生产实际需求,虫情监测系统是一种现代化害虫自动测报系统,利用现代光、电、数控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物联网技术,结合实践经验和历史资料,对病虫害未来发生趋势作出预测,不仅提高劳动效率,监测结果准确性也大大提高,为广大科研人员和种植户提供准确、及时的预报服务。
现有的虫情监测为了统计害虫数量,在诱捕器的害虫通路上布置红外光栅传感器,或者使用光电计数器,或者监测高压电网电流波动等来获取诱捕害虫数量/频次。但是对于上述设计来说,整体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红外光栅使用多个(5~8对)对射红外光耦,平行布置的密集光路容易被昆虫尸体堵塞造成失效。光电计数器有类似问题,且对于昆虫反向逃逸难以判断。而使用高压电网有一定的危险性,且耗电较大,难以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病虫害监测及管控系统,结构简单,耗能低,使用便捷,适合大批量部署。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病虫害监测及管控系统,包括反漏斗罩,所述反漏斗罩上设置有外筒体,所述反漏斗罩外表面与外筒体内壁配合形成诱捕空间,所述外筒体表面设置有深色吸光层,所述反漏斗罩顶部的漏斗口与诱捕空间贯通连接,所述反漏斗罩内设置有诱芯盒,所述诱芯盒内设置有诱芯,所述诱芯盒与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能够带动诱芯盒在反漏斗罩内部和反漏斗罩外部之间往复运动,所述反漏斗罩顶部的漏斗口上还设置有用于探测的红外传感器模组,所述红外传感器模组能够发射红外光并接收反射的红外光。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杠杆柱,所述诱芯盒固定在杠杆柱中部,所述杠杆柱一端穿过反漏斗罩上开设的过孔与连杆一端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旋臂连接,所述旋臂与固定在反漏斗罩上的升降电机连接,所述过孔对应的杠杆柱上还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限制杠杆轴向的移动量;
所述诱芯盒一侧的杠杆柱上设置有盒盖,所述盒盖一侧与杠杆柱轴连设置,所述盒盖的轴连位置位于诱芯盒与过孔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旋臂的转动路径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柱,所述两个限位柱配合限制旋臂的旋转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传感器模组包括多层支架,所述多层支架顶部设置有第一红外发射LED,所述多层支架底部安装在反漏斗罩顶部的漏斗口上,所述多层支架底部至顶部之间的部位上设置有第一层红外接收管和第二层红外接收管,所述第一红外发射LED朝向漏斗口轴向发射红外光,所述第一层红外接收管用于接收漏斗口内反射的红外光,所述第二层红外接收管用于接收漏斗口上部反射的红外光。
进一步的,所述多层支架包括环形底座,所述环形底座上设置有三个支柱,三个支柱顶部通过三叉板固定,所述三叉板与环形底座同心设置,所述第一红外发射LED安装在三叉板中心,所述第一层红外接收管和第二层红外接收管的数量均为3个且分布安装在三个支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松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松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17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