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杂曲面分型面配合的模具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1985.0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8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楠;罗琪;朱瑞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烨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6 | 分类号: | B22C7/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8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 曲面 分型面 配合 模具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复杂曲面分型面配合的模具结构,其包括包括砂芯、平面分型面及曲面分型面,所述曲面分型面设置在砂芯的外圈,所述平面分型面设置在曲面分型面的外圈;所述曲面分型面包括第一间隙面、第一平面碰死面、第二间隙面、第三间隙面、第二平面碰死面及第四间隙面,所述第一间隙面、第一平面碰死面及第二间隙面依次设在砂芯的一侧,所述第三间隙面、第二平面碰死面及第四间隙面依次设在砂芯的另一侧。使用这种设计方案减小了加工中心自身的公差影响,降低了钳工配模的工作难度,提高模具生产效率,解决了模具使用过程中的局部射砂不实问题,极大提高制芯生产效率和合格率,同时砂芯上分模面形成的毛刺降低到最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复杂曲面分型面配合的模具结构。
技术背景
在模具设计时因为产品的结果比较复杂,很多时候模具的分型面不是一个平面,经常会是一个曲面。
因为加工中心自身的精度影响,模具加工完成后曲面做为分型面配合面理论上就无法完全配合,后续经常会需要钳工来配合分型面,还是无法保证配合面完全配合。由于配合面不能完全贴死,模具在射砂时型腔不能很好的密封,导致了砂芯局部射不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复杂曲面分型面配合的模具结构,可保证配合面完全配合,降低毛刺量。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复杂曲面分型面配合的模具结构,包括砂芯、平面分型面及曲面分型面,所述曲面分型面设置在砂芯的外圈,所述平面分型面设置在曲面分型面的外圈;所述曲面分型面包括第一间隙面、第一平面碰死面、第二间隙面、第三间隙面、第二平面碰死面及第四间隙面,所述第一间隙面、第一平面碰死面及第二间隙面依次设在砂芯的一侧,所述第三间隙面、第二平面碰死面及第四间隙面依次设在砂芯的另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间隙面及第三间隙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用这种设计方案减小了加工中心自身的公差影响,降低了钳工配模的工作难度,提高模具生产效率,解决了模具使用过程中的局部射砂不实问题,极大提高制芯生产效率和合格率,同时砂芯上分模面形成的毛刺降低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A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砂芯、2-平面分型面、3-曲面分型面、4-第一间隙面、5-第一平面碰死面、6-第二间隙面、7-第三间隙面、8-第二平面碰死面、9-第四间隙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按照图示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所示,复杂曲面分型面配合的模具结构,包括砂芯1、平面分型面2及曲面分型面3,所述曲面分型面3设置在砂芯1的外圈,所述平面分型面2设置在曲面分型面3的外圈;所述曲面分型面3包括第一间隙面4、第一平面碰死面5、第二间隙面6、第三间隙面7、第二平面碰死面8及第四间隙面9,所述第一间隙面4、第一平面碰死面5及第二间隙面6依次设在砂芯1的一侧,所述第三间隙面7、第二平面碰死面8及第四间隙面9依次设在砂芯1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间隙面4及第三间隙面7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2所示,实际操作过程中分为定模和动模两部分,均包含第一平面碰死面5及第二平面碰死面8,合模后第一平面碰死面5及第二平面碰死面8相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将曲面碰死面设计为平面碰死面,即第一平面碰死面5及第二平面碰死面8,合模后平面碰死面方便调整模具位置,提高了成型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烨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烨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1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