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海域排海管的溜放下水、海上拖运就位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2303.8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8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薛宏伟;林四新;赖银波;唐芳明;王睿炘;叶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2 | 分类号: | F16L1/12;F16L1/20;F16L1/24;B63B35/66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肖进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海域 排海管 溜放 下水 海上 拖运 就位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海域排海管的溜放下水、海上拖运就位施工方法,包括管道溜放下水流程、管道水上拖运流程和交付起重船流程。进行管道溜放下水流程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搭设管道焊接平台;步骤二,管节拼接;步骤三,安装管道附件;步骤四,捆绑管道吊装钢丝绳;步骤五,管道下水。进行管道水上拖运流程时,采用一艘主拖轮、一艘副拖轮和两艘抛锚艇拖运;主拖轮采用半回转拖轮,副拖轮采用全回转拖轮,用于控制管道方向;进行交付起重船流程时,宜在高平潮时完成,最迟不得超过高平潮后2小时;交付的起重船包括一艘大起重船和一艘小起重船。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能将每段排海管道安全、稳妥地拖运到沉管区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海域排海管的溜放下水、海上拖运就位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海湾排放是污水排放出口设在海湾并向海水中排放的一种污水排放形式。目前污水排海管道由浅海逐步向深海发展。深海排污管道的铺装一般里程长,铺装工艺难度大。
由污水处理厂引出的排海管由陆域段和海域段连接而成。海域段排海管一般由排放管及排放头两部分组成。排放头为扩散管并应距海岸边较远,排放头上设排放竖管,分散排放以保证污水尽快与海水充分混合稀释。在进行海域段排海管铺装施工时,由于海域段排海管的长度较大,需要分多段管道单元进行组装,即先要将在钢管制作工厂制作的管节运到近海岸的沙滩上进行接长,形成每段管道单元,然后将每段管道单元溜放下水,每段管道单元下水后需要拖运到规定区域交付给驻位在沉管位置的起重船进行管道沉放下水,最后将各段管道单元进行水下组装,形成海域段排海管。因此要将每段管道单元安全、稳妥地下水、拖运到沉管施工区域以及交付给起重船的过程尤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污水海域排海管的溜放下水、海上拖运就位施工方法,它能将每段排海管道安全、稳妥地拖运到沉管区域,还能大大保障施工安全,并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污水海域排海管的溜放下水、海上拖运就位施工方法,包括管道溜放下水流程、管道水上拖运流程和交付起重船流程。
进行管道溜放下水流程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搭设管道焊接平台,管节拼接平台是建造在海岸的沙滩上并包括多组沿海岸线方向间隔布置的焊接平台和溜放坡道;
所述焊接平台包括一根内侧承重桩、一根外侧承重桩和平台梁;所述内侧承重桩的上部安装一液压油缸;所述外侧承重桩的顶面安装一铰座;所述平台梁连接在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和所述铰座之间,使平台梁在水平状态和倾斜状态之间转换;
所述溜放坡道连接在焊接平台的外侧并包括岸侧承重桩、次岸侧承重桩、次海侧承重桩和海侧承重桩和一根坡道梁;所述岸侧承重桩与焊接平台的外侧承重桩共用;所述次岸侧承重桩的标高、次海侧承重桩的标高和海侧承重桩的标高依次减低;所述坡道梁架设在岸侧承重桩、次岸侧承重桩、次海侧承重桩和海侧承重桩上,使坡道梁由岸侧向海侧倾斜;
步骤二,管节拼接,先在管节拼接平台的近处搭设若干个焊管平台,每个焊管平台包括一根载重桩和一根固定在承重桩的顶面上的焊管平台梁,将若干个焊管平台沿直线间隔布置后,将两段单元管节搁置在焊管平台上进行焊接,形成管节段,然后将管节段吊到焊接平台上,与位于焊接平台上的管节段对接,形成一段管道单元;
步骤三,安装管道附件,在管道单元上间隔地焊接多排阳极块,在管道单元的一端管口焊接固定法兰片,另一端套好活络法兰片后在管口焊接内套圈;管道单元的两端管口各自用一块盲板封堵,两块盲板各自通过法兰螺栓一一对应地与固定法兰片和活路法兰片紧固连接;每块盲板的外表面上还焊接一对拖运吊耳,在拖运吊耳上绑好拖缆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23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