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角度支撑调节结构的座椅垫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2744.8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4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田杰;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C7/02 | 分类号: | A47C7/02;A47C7/46;A47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角度 支撑 调节 结构 座椅 | ||
一种基于多角度支撑调节结构的座椅垫,包括经包覆层(1)包覆的若干个连接体(2)和若干个支撑杆(3),连接体(2)的远离所述包覆层(1)的第一固定端(2a)与支撑杆(3)的靠近所述包覆层(1)的第一配合端(3a)按照共同组成球面副的方式连接;其中,支撑杆(3)的远离所述包覆层(1)的第二配合端(3b)按照与凸轮(5)的工作面产生相对滑动的方式形成线接触和/或面接触,所述第一配合端(3a)基于凸轮(5)绕其旋转中心(6)的旋转而产生位置变化,从而使得支撑杆(3)在做直线运动的同时能够绕球面副进行摆动或旋转,支撑杆(3)能够具有与凸轮表面呈任意倾斜角度的工作形态。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1810216231.4,申请日为2018年03月15日,申请类型为发明,申请名称为一种动态调节表面形态的底垫和配备该底垫的学生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用品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角度支撑调节结构的座椅垫。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学生的调节主要集中于坐高、坐深、腰靠高度等大范围尺寸,或者是坐垫和靠垫的表面接触温度的调节,而坐垫和靠垫的形态是固定不变的。坐垫和靠垫可变换形态的功能主要出现在汽车座椅上,旨在适应不同的行车环境。
公开号为CN10405534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学习座椅。该发明用坐姿检测装置采集学习者坐在桌椅前的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将处理结果传送至智能控制装置,智能控制装置根据数据的处理结果相应控制桌椅自动调节装置,实现座椅移动、桌面自动升降或桌面自动倾斜或椅面自动升降或椅背自动倾斜。这种的学习座椅的局限在于,其只提供了座椅坐深、坐高等整体结构尺寸,而无法对坐面和靠垫的形态做出调整。而这些尺寸的调整在一般的学生中都有具备,这些调整针对的是适应人的不同体型,而无法适应不同的坐姿生理形态。
公开号为CN10205003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当前的车速和关于当前道路走向的存储数据的一种用于动态调节车辆座椅乘员身体支撑的方法。通过在行驶过程中预先计算出一条车辆最可能沿其行驶的道路,这时各个预先计算出最可能会行驶的道路比即将出现的弯道末端更长,并且在通过这段弯道时可调节适应于整个预先计算出的最有可能行驶的道路的身体支撑。该发明旨在解决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座椅支撑和包裹性。其通过动态调节座椅的形态来适应不同行驶状态下的驾驶员受力情况。其解决的问题是驾驶者再行车过程中的乘坐稳定性,而并不是为了减轻长时间就坐产生的疲劳。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身体在不断地发育,身体形态不断变化,尤其是身高和骨骼形态的变化。在就坐时,座椅支撑部位的形态如果不能良好地拟合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则容易导致疲劳,甚至可能导致骨骼发育畸形的情况。
可见,市面上缺乏一种可以动态调节坐垫和/或靠垫形态座椅,以适应青少年快速成长导致的不同身体形态或者匹配不同人的身体形态,以减轻疲劳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调节表面形态的底垫和配备该底垫的学生座椅。其中,本发明的底垫能够改变表面支撑形态以匹配与之接触的身体部位的形态,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本发明的学生座椅能够主动调整坐垫和靠垫的表面形态,达到动态调整坐姿和缓解疲劳的效果。
一种动态调节表面形态的底垫,包括经包覆层包覆的若干个连接体和若干个支撑杆。连接体的远离所述包覆层的第一固定端与支撑杆的靠近所述包覆层的第一配合端按照共同组成球面副的方式连接。其中,支撑体的工作面与所述包覆层贴合且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至连接体的第二固定端。所述支撑体按照随所述第一配合端的移动而移动和/或基于所述工作面受到的外力而在垂直于包覆层表面的平面内绕所述第一配合端摆动的方式改变其工作面的位置形态。本发明的球面副能够在基于支撑杆的带动而实现移动,同时,将球面副固定的条件下,支撑体能够绕所述球面副摆动,实现了支撑体位置形态的浮动式动态调节,基于支撑杆的主动调节和支撑体受外力作用下的浮动式动态调节能够更好的匹配身体部位的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27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无源宽带匹配电路
- 下一篇:一种内置定位功能的果蔬采摘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