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自同步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2879.4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6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肖宇;鄂霖;蔡钦钦;朱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40 | 分类号: | H02J3/40;H02J3/38;H02J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发电 机组 同步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自同步控制方法,包括:系统由风力机、感应发电机、转子侧变换器和网侧变换器等组成,风力机控制系统包括空气动力学模型、MPPT控制、电磁转矩控制、桨距角与桨距角补偿控制、速度控制以及机械轴系控制单元。本发明通过转子侧变流器控制单元实现自同步控制,系统包括功率同步控制、无功功率控制、阻尼控制和虚拟电阻控制环节,通过在直流电压时间尺度上建模,能够主动支撑电网调压和调频,分析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提高电网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电机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自同步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电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19年底,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650GW,中国陆上和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占比分别达37%和23%。但一直以来,都因其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等特征对并网消纳、电网电压和频率稳定性、电能质量等方面造成影响。尤其随着新能源发电渗透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同步发电机占比减少,难以提供充足的惯性和阻尼,使得系统小扰动稳定性等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如何使风机具有类似同步发电机的惯量、阻尼和同步特性,主动参与电网电压和频率调节,为系统提供同步支撑,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当前风电机组普遍使用基于锁相同步的矢量控制方式,即比利时鲁汶大学VSG方案、美国GEC方案所使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中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分别通过d轴定向、q轴定向控制端电压,相应控制输出幅值信息与相位信息,两者处于相互耦合状态,只能运行于并网系统,且不具备多机并联自主组建电网的能力。同时,由于锁相环具有快速动态响应特性,当功率出现不平衡,锁相环会迅速驱动内电势相位变化,因此无法利用储存在转子上的动能支撑电网。尤其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增加、大规模远距离风电外送趋势的发展,使得系统振荡问题愈加突出,诱发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大。
自同步控制(Self-synchronization Control)方式是指不依赖于电网状态、由不平衡功率驱动自生风机并网内电势幅值/相位的同步方式。自同步控制方式可以直接模拟同步发电机内电势相位运动、惯量和阻尼特性,使并网逆变器从运行机制和外特性上与传统同步发电机相接近。相比于锁相同步的矢量控制方式,自同步方式采用建立功率变化和内电势之间更简单直接的数学联系,使风机对电网表现出固有惯量和阻尼特性,给电网运行提供动态支撑,改善系统频率波动和振荡等现象,提高系统频率和动态稳定性。
基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自同步控制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更加有效提高系统频率、小干扰等稳定性的方法,其具备多机并网自主组建电网的能力,在并、离网系统均可运行。
发明内容
简而言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自同步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自同步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风力机、感应发电机、转子侧变换器(rotor-side converter,RSC)和网侧变换器(grid-sideconverter,GSC),其中:风能经风力机转化为动能,并通过其机械轴系传到感应发电机,实现电能的转换,其定子直接与电网相连,转子则连接转子侧变换器和网侧变换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自同步控制方法,风力机控制系统包括:空气动力学模型、MPPT控制、电磁转矩控制、桨距角与桨距角补偿控制、速度控制等模块以及机械轴系模型。进而,由风力机控制产生有功功率参考值,这部分系统即所说的传统同步机的原动系统。
所述机械系统由风轮、低速轴、变速箱、高速轴和发电机转子等几部分组成,其轴系可被分为多个质量块。为简化分析和建模,采用两质量块模型来模拟双馈风电机组的机械轴系部分。其中,兆瓦级双馈风电机组机械轴系的固有谐振频率一般为1~2Hz,远小于系统次同步振荡频率,因此风电并网系统中的次同步振荡与机械轴系无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28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二次纹波的有源滤波器
- 下一篇:襟副翼联动系统和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