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处理无导向模载体封装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3082.6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1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璐;乔延战;沈文华;李春永;赵凯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亿利康纳利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P19/00;B23P19/027;B21D41/02;F01N3/20;F01N3/28 |
代理公司: | 江苏漫修律师事务所 32291 | 代理人: | 赵臻淞 |
地址: | 054800 河北省邢***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导向 载体 封装 工艺 | ||
1.一种后处理无导向模载体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1:筒体下料,加工出的初始筒体(3)的长度比成品筒体(3)的长度长;
S2:筒体扩口,采用筒体扩口装置(1)对筒体(3)进行扩口,在筒体(3)上形成扩口部(31);
S3:载体封装,将载体(4)放置在筒体(3)的扩口部(31)上,采用载体压装装置(2)将载体(4)压入筒体(3)的直筒部(32)内;
S4:冗余切除,采用切割装置将筒体(3)的冗余部分切除;
S5:切口打磨,采用打磨装置将筒体(3)的切口打磨光滑。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无导向模载体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加工出的初始筒体(3)的长度比成品筒体(3)的长度长50~100m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无导向模载体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采用的筒体扩口装置(1)包括第一压机(11),第一压机(11)顶部的第一压杆(12)上固定设有压板组件(13),第一压机(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块(15),第一支撑块(15)上固定有扩口模(14),筒体(3)套设在扩口模(14)上。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处理无导向模载体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扩口模(14)为上小下大的圆锥体,扩口模(14)上端部的外径小于筒体(3)的内径、下端部的外径大于筒体(3)的内径。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处理无导向模载体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扩口模(14)圆锥面的母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α的范围为20~50度。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处理无导向模载体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压板组件(13)包括上下布置的上压板(131)与下压板(132),中央的第一压杆(12)通过上压板(131)压到下压板(132)的中央部位、相对两侧的第一压杆(12)的底部直接压到下压板(132)上。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无导向模载体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采用的载体压装装置(2)包括第二压机(21),第二压机(21)顶部的第二压杆(22)上固定有第二压板(23),第二压机(21)底部的支撑底板(26)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气缸(28),气缸(28)通过气缸座(29)固定在支撑底板(26)上,气缸(28)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仿形块(27);筒体(3)的扩口部(31)朝上、直筒部(32)放置在支撑底板(26)上,若干气缸(28)带动仿形块(27)抱紧直筒部(32);仿形块(27)具有抱合面,抱合面的轮廓尺寸与筒体(3)的直筒部(32)的外轮廓尺寸相匹配。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处理无导向模载体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压板(23)的底面固定有导柱(24),导柱(24)的下端面固定垫块(25)。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无导向模载体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采用的切割装置为手动切割机,切割前,根据成品的长度要求,在筒体(3)的外表面画标志线。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无导向模载体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采用的打磨装置为手动打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亿利康纳利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亿利康纳利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30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