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动流量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3167.4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沈赤兵;王科;肖礼;李智严;肖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K9/56 | 分类号: | F02K9/56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流量 调节 装置 | ||
1.手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文氏管本体、针锥,文氏管本体的第一端设有手动调节组件,文氏管本体的第二端为流体出口,文氏管本体的中部设有流体入口;针锥设置在文氏管本体内部且两者同轴设置,针锥第一端与手动调节组件连接,针锥第二端为塞锥,所述手动调节组件包括手动推压机构和弹簧,弹簧套装在针锥上,针锥上设有弹簧顶端限位结构,文氏管本体内设有弹簧底端限位结构,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抵接在弹簧顶端限位结构和弹簧底端限位结构上,针锥第一端与手动推压机构连接,所述手动推压机构包括顶盖以及垫片,所述顶盖可拆卸密封安装在文氏管本体的第一端上,顶盖与针锥第一端之间填装有多块垫片,改变所填装的垫片的数量或/和厚度进而产生不同的压力按压弹簧实现针锥的轴向移动,改变塞锥伸入到文氏管本体收缩段的深度,进而调节塞锥与文氏管本体收缩段之间的开度,控制塞锥与文氏管本体收缩段之间流通截面积的变化,实现流量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顶端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针锥上的第一挡块,弹簧底端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文氏管本体内的第二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挡块与针锥一体成型,第一挡块为设置在针锥第一端或者靠近针锥第一端的一圈环形凸台;所述第二挡块与文氏管本体一体成型,第二挡块为设置在文氏管本体内的圆环挡板,针锥第二端穿过圆环挡板的中心通孔伸入到文氏管本体收缩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圆环挡板的中心通孔与针锥的外径尺寸一致,圆环挡板与针锥之间安装有密封结构,弹簧位于针锥上的环形凸台和圆环挡板所形成的封闭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圆环挡板的中心通孔其两侧表面上的倒角为45°,针锥的外径尺寸为10-60mm。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通过与文氏管本体之间通过法兰以及与文氏管本体中心轴平行的螺栓实现重复拆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其轴向长度为10-6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动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锥的塞锥型面为能实现线性流量调节的塞锥型面,塞锥型面通过BP神经网络方法或二次包络线法设计而成;在流量调节过程中,通过增加垫片推进塞锥向文氏管本体收缩段喉部处轴向移动,当塞锥刚好顶住喉部处,此时通入流体且在喉部无流体穿过,在塞锥上定义该处点为零位点,此时对应的垫片厚度为Nd,其中N为垫片的个数,d为单个垫片的厚度;然后通过拆卸顶盖逐步减少垫片;根据塞锥型面和文氏管的质量流量公式可知,当维持压降不变时,其塞锥位移和流量的变化满足线性流量特性曲线,当以Nd垫片厚度为基准,逐步减少垫片时,塞锥位移为等比变化,即可实现流量的等比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31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