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弧引流板弧度变化的管壳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3187.1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4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范云鹏;郭光华;路军;卞峰;亓新宏;牛蔚然;张冠敏;冷学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2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50012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弧 引流 弧度 变化 管壳 换热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弧引流板弧度变化的管壳式换热器,出口管内设置从出口管内壁向出口管中心延伸的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包括从内壁延伸的第一弯曲壁和第二弯曲壁,沿着气体的流动方向,出口管内壁设置多层引流板,沿着气体的流动方向,同一层的引流板与内壁连接的圆弧的总弧度越来越小。本发明需要设置的流动空间越来越大,以减轻流动阻力,在阻力减小以及材料成本节省的程度上,所述的均温效果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气体参与换热的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冷、核能和动力等工业,由于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为了降低能耗,工业生产中对换热器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对换热器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十年来,虽然紧凑式换热器(板式、板翅式、压焊板式换热器等)、热管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管壳式换热器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其仍占据产量和用量的统治地位,据相关统计,目前工业装置中管壳式换热器的用量仍占全部换热器用量的70%左右。
气体加热器可以采取管壳式换热器的方式。若气体换热器在长期运行条件下存在堵灰、腐蚀、漏风等严重问题,导致气体换热器的出口气体的切向温差较大。同是因为换热器内部换热不均匀,也会导致出口气体不同位置的温度不均匀。当把气体分配到不同的场合进行运用时候,会因为气体温度不均匀导致出现过热或者过冷情况,对运行造成影响。
因此,针对上述的缺陷,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专利提出了一种新的管壳式换热器,旨在通过对管壳式换热器出口管设置分配器,以达到出口温度均匀,以实现进一步换热需要,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本申请是针对在先申请的一个改进,本申请通过改进在先申请结构的优化,使得分配器的均温效果达到最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换热管换热器,从而解决前面出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圆弧引流板弧度变化的管壳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上下集箱以及设置在上下集箱之间的换热管;所述换热器包括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气体从气体进口流入,在换热器内与刷换热管内的流体进行换热,然后从气体出口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出口连接出口管,所述出口管内设置从出口管内壁向出口管中心延伸的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包括从内壁延伸的第一弯曲壁和第二弯曲壁,其中第一弯曲壁与内壁连接处切线与内壁形成的锐角小于第二弯曲壁与内壁连接处切线与内壁形成的锐角,第一弯曲壁和第二弯曲壁朝向气体流动方向弯曲,第一壁和第二壁的交点位于第一弯曲壁与内壁连接处的下游,同时位于第二弯曲壁与内壁连接处的下游;其特征在于,沿着气体的流动方向,出口管内壁设置多个引流板,沿着气体的流动方向,同一层的引流板与内壁连接的圆弧的总弧度越来越小。
作为优选,沿着气体的流动方向,沿着气体的流动方向,同一层的引流板与内壁连接的圆弧的总弧度越来越小的幅度不断增加作为优选,第一弯曲壁和第二弯曲壁是圆弧,其中第一弯曲壁的圆弧直径小于第二弯曲壁的圆弧直径。
作为优选,交点位置处第一弯曲壁的切线与出口管的轴线形成30-60°的夹角。
作为优选,沿着气体的流动方向,出口管内壁设置多层引流板,相邻层的引流板错列分布。
作为优选,交点与出口管内壁的距离为出口管直径的0.4-0.5倍。
作为优选,第一弯曲壁的长度大于第二弯曲壁的长度。
作为优选,同一层的引流板与内壁连接的圆弧的总弧度是150-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31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