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版图设计中的对称布局布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4169.5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0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景东;蔡述庭;熊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94 | 分类号: | G06F30/394;G06F30/392;G06F30/39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孔祥健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版图 设计 中的 对称 布局 布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版图设计中的对称布局布线方法,以输入标识电路元器件和元器件之间连接关系的网表数据、标识元器件物理属性和电气属性的器件库数据以及标识版图大小、金属层数、电源条带、轨道在内的版图信息为基础,根据标识电路元器件之间对称关系和导线之间对称关系的对称约束文件,自动完成对称布局、对称布线,减轻人工劳动,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当人工干预布线过程或者结果时,本方案能够根据人工操作对电路的改变,自动保持电路的对称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版图设计中的对称布局布线方法。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的模块设计中,会遇到需要严格对称的电路结构设计,例如采用了触发器结构的物理不可克隆模块,要求上下两路触发器的位置和连线必须对称,这样才能利用芯片生产过程中的不均匀性来实现物理不可克隆。
传统的人工做法是手动摆放每一个元器件,人为的验证布局结果是否满足对称性要求。对于一个较高层次的电路模块,例如有多个元器件组成的电路模块,如果还需要和其他模块保持对称性,通常先对该模块布局,然后再进行复制、旋转、镜像等操作,当需要调整电路时,这个过程需要重新进行一遍,十分耗时且效率低下。
为此,急需一种版图设计中的对称布局布线方法显得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版图设计中的对称布局布线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版图设计中的对称布局布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输入标识电路元器件和元器件之间连接关系的网表数据、标识元器件物理属性和电气属性的器件库数据、标识电路元器件之间对称关系和导线之间对称关系的对称约束文件、标识版图大小、金属层数、电源条带、轨道在内的版图信息;
S2、根据步骤S1的各个输入,自动推导对称关系,并根据对称关系完成对称布局和对称布线;
S3、对布局布线结果进行验证;
S4、将经过验证的对称布局和对称布线的最终结果导出为业界通用的DEF、LEF、GDS等文件格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对称布局的具体过程如下:
1)分析输入文件信息有没有错误、矛盾以及是否完整;
2)根据输入文件信息构造电路拓扑关系图和对称关系图;
3)根据上一步骤的信息对电路模块进行排序,确定依次摆放的顺序;
4)依次对模块进行摆放;
5)若当前模块没对称关系的约束或有对称关系的约束,但是对称关系中的模块均没有确定对称关系的位置,则计算当前模块和其所连接的其他模块、IO、Pin在内的连接线最短的位置和方向作为当前模块的位置和方向;
若当前模块有对称关系约束,且对称关系中的另外一半有确定的位置,则根据对称关系计算出对称位置和方向,摆放当前模块;
6)判断是否摆放完成,若是,则进入步骤7),否则,返回步骤4);
7)判断是否有人工修改参数,若是,则返回步骤4),若否,则输出对称布局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对称布线具体为:
对于平面内不存在冲突的两个需要对称布线的线网,采用轴对称布线方法或中心对称布线方法;
对于平面内存在冲突的两个需要对称布线的线网,采用线网分段对称方法,平面上不冲突的部分,直接在平面内布线,平面上冲突的部分利用多层金属层进行三维空间的对称布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41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