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驱动微流道散热系统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4705.1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0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钏;李君;曹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先方半导体有限公司;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8 | 分类号: | H01L23/38;H01L23/40;H01L35/10;H01L35/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张瑞莹;张东梅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微流道 散热 系统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自驱动微流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流道热沉,其贴附于待散热器件的表面,包括:
第一绝缘层,其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为图形化电极;
第二绝缘层,其与所述第一绝缘层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绝缘层的避免设置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图形化电极;以及
若干热电元件,各热电元件的两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二电极层,各热电元件之间的间隙形成流道;
泵,其电连接至所述微流道热沉的第一或第二电极层;
冷却器,其与所述泵及所述流道配合,形成冷却液流动的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微流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元件包括交替设置的P型材料及N型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微流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或第二电极层表面包括阻挡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微流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或第二电极层的材料为铜、铝、金、银、铟、多孔镍、钼中的一种或其合金。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驱动微流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层的材料为金、银、钽、铜、锑、镍、钼中的一种或其合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微流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上设置有硅通孔,所述硅通孔与对应的第一电极层或第二电极层电连接,所述泵电连接至所述硅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微流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或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外接电极,所述泵电连接至所述外接电极。
8.一种微流道热沉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第一绝缘层表面沉积制作图形化的第一电极层,并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表面沉积阻挡层;
在所述阻挡层表面旋涂第一光刻胶,并沉积P型材料;
去除所述第一光刻胶;
在所述阻挡层表面旋涂第二光刻胶,并沉积N型材料;
在所述第二光刻胶表面形成焊料层;
图形化所述焊料层,并去除所述第二光刻胶;
在第二绝缘层上刻蚀通孔并制作硅通孔,然后在所述第二绝缘层表面沉积制作图形化的第二电极层;以及
将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焊料层键合密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形成所述焊料层之前,先在所述第二光刻胶表面沉积阻挡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刻胶和/或所述第二光刻胶的厚度为10um-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先方半导体有限公司;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先方半导体有限公司;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47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音式柴油发电机组
- 下一篇:一种角色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