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驱动旋转曝气的缺氧-好氧MBBR一体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5328.3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8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魏明华;范振强;刘崇;王智勇;刘琳;米晓;张仙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王红培 |
地址: | 4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驱动 旋转 缺氧 mbbr 一体化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驱动旋转曝气的缺氧‑好氧MBBR一体化装置,包括外壳、中筒和内筒,中筒顶端设有轴承支架,所述内筒底部中心设有转轴,转轴上方设有空气立管,空气立管上端设有进气管,空气立管上设有旋转横管,旋转横管上设有曝气孔;所述外壳和中筒下端设有间隙,外壳和中筒之间设有斜板填料,所述轴承支架上设有减速电机。本发明可实现好氧区的均匀曝气与填料的良好流化,以及污泥和混合液重力回流至缺氧段。在沉淀区填装斜板填料,稳定出水水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驱动旋转曝气的缺氧-好氧MBBR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村居民点、农家乐等分散式污水处理实践中,其污水处理站或处理设备常是将市政污水厂进行缩小,进水泵、调节泵、回流泵、鼓风机、加药泵、流量计等设备使用量大。这不仅提高了建设和运行成本,也对运行管护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在简化设备配置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处理效果,是分散式污水处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村居民点、农家乐等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波动大,对处理工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要求较高。生物膜法因生物相丰富、生物量大,对水质水量的波动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由于不易堵塞、生物量大等优点,应用愈来愈广泛。
MBBR中填料的流化是关键环节。采用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站)的曝气池经常出现由于整个池内进气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局部填料堆积现象,影响处理效果。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该反应器的曝气常采用穿孔管曝气,曝气池穿孔管是固定安装,平行穿孔管之间的距离、穿孔管安装水平度不够以及曝气系统管路安装堵塞等原因造成的在平面上的曝气不均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是增加曝气设备的安装密度,甚至需要专门设置搅拌器。在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中,因穿孔管数量更少,所以由于曝气不均匀导致的填料堆积情况更严重。另外一个存在的问题就是,中小型污水处理曝气池中,可能有积泥的产生,这也是曝气不均匀的一个结果。
为了良好脱氮,生活污水的生物法处理工艺中常设置缺氧单元,并将其放在好氧曝气单元之前;将好氧单元出水混合液进行回流需设置回流泵,且沉淀池部分污泥回流亦需设置回流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电驱动旋转曝气的缺氧-好氧MBBR一体化装置,解决了目前装置曝气效果不好,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电驱动旋转曝气的缺氧-好氧MBBR一体化装置,包括外壳、中筒和内筒,中筒顶端设有轴承支架,所述内筒底部中心设有转轴,转轴上方设有空气立管,空气立管上端设有进气管,空气立管上设有旋转横管,旋转横管上设有曝气孔;所述外壳和中筒下端设有间隙,外壳和中筒之间设有斜板填料,所述轴承支架上设有减速电机。
所述外壳设有外壳上筒和外壳下筒,外壳上筒和外壳下筒之间通过倾斜连接段相连,外壳上筒的直径大于外壳下筒的直径。
所述中筒下端与外壳下筒上下对应设置,中筒的内径与外壳下筒的内径相同。
所述中筒下端与外壳下筒的顶端距离为50mm-500mm,中筒顶部比内筒顶部高200-500mm。
所述轴承支架中心设有带座轴承Ⅰ,空气立管穿过带座轴承Ⅰ设置,空气立管通过旋转接头与进气管相连。其中进气管与旋转接头上部接口固定连接,空气立管与旋转接头下部接口活动连接,空气立管与旋转接头的中心轴重合。
所述空气立管上设有空气立管固定旋转件,空气立管固定旋转件通过连接配件与减速电机相连。
所述内筒上方设有填料,填料置于旋转横管上方。
所述曝气孔向上设置,转轴位于旋转横管下方,转轴与设置在内筒底部的底部轴承连接,转轴上设有螺旋桨。
所述内筒底端与外壳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00-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5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