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筋亚克力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5530.6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8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应;陈增军;宋治乾;王朝阳;于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品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品诚创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L33/12;C08L77/02;C08L77/06;C08L69/00;C08L67/02;B29C48/21;B29C48/00;B29L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首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苗绘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筋亚克力 复合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加筋亚克力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亚克力复合板的中部是由亚克力和筋线复合而成的复合层,复合层的厚度3mm~40mm,在亚克力板材的宽度方向,筋线等距间隔分布排列在板材内部,筋线平行于长度方向,每一根筋线都是直线型结构;在复合层的上下表面均匀涂覆有UV涂层,每层UV涂层的厚度为50μm~400μm,筋线的横截面形状是一种几何形状或多种形状的组合,筋线的间距为10mm~2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筋亚克力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复合层中筋线的中心位置距离上下表面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筋亚克力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复合层的厚度8mm~30mm,UV涂层的厚度是50μm~2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筋亚克力复合板,其特征在于:筋线的横截面形状是圆形、三角线或菱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筋亚克力复合板,其特征在于:筋线的横截面形状是圆形时,筋线圆形横截面的直径为0.3mm~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筋亚克力复合板,其特征在于:筋线为热塑性材料,筋线的材料为尼龙6、尼龙66、聚碳酸酯、PMMA、PET、PETG或他们的增强增韧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筋亚克力复合板,其特征在于:亚克力为挤出级PMMA,亚克力的分子量为5万~50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筋亚克力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构成UV涂层的UV母粒是以PMMA为基材,添加高浓度紫外线吸收剂UVA的原材料,UVA的添加量为1~15%,并添加抗氧剂、脱模和色粉颜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加筋亚克力复合板,其特征在于:UVA的添加量为1~12%,UVA是受阻胺类、苯酮类、三嗪类和苯并三唑类中的一种或几种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筋亚克力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筋亚克力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筋线原料、UV母粒分别进行预处理和充分的除湿干燥,干燥温度90~100℃,干燥时间4h以上;
(2)亚克力原料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塑化,塑化温度180~250℃,挤出机配有抽真空系统,以抽走塑化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挥发性物质,熔体经过计量泵后,进入分配器流道,分流成上下两个独立的面式流路,流体通过衣架型流道扩展后,在模头中的出口与中间层的筋线熔体和最表层的UV母粒熔体汇合;
(3)UV母粒原料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塑化,塑化温度180~250℃,挤出机配有原料干燥系统,并配备抽真空系统,以抽走塑化过程产生的低分子挥发性物质;熔体经过计量泵后,进入分配器流道,分流成上下两个独立面式流路,流体通过衣架型流道扩展后,在模头中的出口与下层的亚克力熔体汇合;
(4)筋线原料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塑化,塑化温度200~280℃,挤出机配备抽真空系统,以抽走塑化过程产生的低分子挥发性物质;熔体经过计量泵后,进入并行排列的多孔式流道,熔体以并行流动方向被推进,流体通过衣架型流道扩展后,在模头中的出口与上下层的亚克力熔体汇合;
(5)筋线与亚克力熔体汇合后,流道的横向宽度固定,复合熔体层以同向的方式从模头出口流出呈料片形态;
(6)复合层熔体料片通过三辊压光机进行冷却和定型,通过三辊压光机的转速调节来灵活控制复合板材的厚度;经过后道的牵引、退火工序,制得复合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品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品诚创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品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品诚创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55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