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5558.X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0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丰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缆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04;H01B7/18;H01B7/282;H01B7/29;H01B7/295;H01B9/00;H01B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薛寓怀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 绝缘 柔性 电缆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包括六根缆芯,每根所述缆芯均由铜导体和主绝缘层组成,每根所述铜导体的外层均包裹主绝缘层,所述六根缆芯呈中心阵列分布;所述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还包括填充条、辅助绝缘层、玻璃布带、轧纹铜管护套和低烟无卤高阻燃聚烯烃外护套,所述六根缆芯的外部设有所述辅助绝缘层,所述辅助绝缘层与所述缆芯之间、所述六根缆芯之间空隙中设有填充条,所述辅助绝缘层的外部设有玻璃布带,所述玻璃布带的外部设有轧纹铜管护套,所述轧纹铜管护套外还设有低烟无卤高阻燃聚烯烃外护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铜导体是由多根铜单丝经非紧压退火后绞合编织而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绝缘层为绝缘云母带,所述绝缘云母带由云母纸层、聚酯薄膜层、环氧胶粘剂层、聚酯热熔胶层/聚酰亚胺膜和玻璃纤维层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母纸层的表面通过所述环氧胶粘剂层贴合所述聚酰亚胺膜,所述聚酰亚胺膜表面设置有所述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的表面设置有聚酰亚胺膜;所述云母纸层含有纳米二氧化硅,是将云母纸放入质量分数为24%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中浸渍、提拉、烘干,重复操作至纳米二氧化硅占云母纸的质量分数为 14-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条包括中心填充条和边缘填充条;所述中心填充条为六边形,所述六边形的边为弧形内凹边,所述弧形内凹边与所述铜导体的圆周相适配。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条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天然橡胶40-50份、高苯乙烯15-25份、玻璃纤维28-35份、氧化锌6-9份,硬脂酸4-6份,石蜡2-5份,防老剂PPD 1-3份,导电炭黑20-30份,石墨粉5-8份,机油1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布带是由5~10%的无机纳米粉体、30~50%的无碱玻璃网格布和40~65%的环氧化物;所述无机纳米粉体包含氧化铝纳米粉5-10份、二氧化硅纳米粉5-10份和氮化硼纳米粉5-10份,所述无碱玻璃网格布的厚度为0.1mm,所述环氧化物由30-35份环氧树脂CYD-127、7-10份环氧活性稀释剂-732和2-4份硼烷-三甲胺络合物制备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烟无卤高阻燃聚烯烃外护套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62-86份,纳米水滑石12-25份,三氧化二锑20-24份、硼酸锌20-24份、硅烷偶联剂10-16份、二甲基硅油或硅橡胶6-9、磷酸三甲酚酯7-9份。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铜单丝拉制至所需规格,同时通过电流加热器使其软化,经非紧压退火后绞合编织成铜导体;(b)将步骤(a)制得的铜导体外包覆一层绝缘云母带作为主绝缘层,制成绝缘铜导体;(c)将中心填充条填充在若干个绝缘铜导体中间,将边缘填充条填充在铜导体之间,放入挤塑机,在表面挤包一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d)在步骤(c)制得的产品在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外绕一层玻璃布带,在玻璃布带外包覆一层轧纹铜管护套,外挤包一层低烟无卤高阻燃聚烯烃外护套,制得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成品;(e)对得到的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成品的规格、韧性及耐火性能进行测试,合格的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缆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缆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55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