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探针技术的网页端用户行为采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5773.X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0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旭光;汪德嘉;杨博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通付盾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探针 技术 网页 用户 行为 采集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探针技术的网页端用户行为采集方法及系统,所述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户的界面场景,根据所述界面场景,选择对应的数据采集模板,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板,通过生物探针技术采集用户行为信息,对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数据,对所述预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用户行为结果。本申请通过生物探针技术对用户行为信息进行准确采集。解决了现有采集方法无法准确对网页端用户行为信息进行采集,对机器欺诈行为无法有效防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探针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生物探针技术的网页端用户行为采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环境下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被挖掘。与此同时,移动环境下的身份欺诈行为成为在线欺诈的顽疾,欺诈者以移动设备为掩体发动攻击。例如:以猫池设备为代表的模拟器欺诈、以薅羊毛为代表的群控欺诈和以反复点击为代表的程序欺诈等。这些行为紧紧依附互联网行业,其技术与互联网行业以等同的速度发展,向反欺诈风控业务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现有的反欺诈风控业务主要依靠设备指纹技术进行防控,通过设备信息生成的唯一标识,用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潜在风险,但现有的设备指纹技术仍具有很多缺陷,例如:设备指纹仅能识别设备信息,不能识别设备上进行的异常操作行为,无法对用户行为进行准确采集,对正常设备挂载脚本软件或物理外挂的黑产操作方式缺乏有力的检测与控制。设备指纹信息可以被人为篡改。随着黑产技术的发展,虚假设备信息的生成成本越来越低,仅仅依靠设备指纹识别机器操作行为的风控方式的可靠性也随之降低。
因此需要一种基于生物探针技术的网页端用户行为采集方法及系统,对网页端用户行为信息进行准确采集建模,从而实现对机器欺诈行为的有效防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探针技术的网页端用户行为采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采集方法无法准确对网页端用户行为信息进行采集,对机器欺诈行为无法有效防控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探针技术的网页端用户行为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界面场景;
根据所述界面场景,选择对应的数据采集模板;
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板,通过生物探针技术采集用户行为信息;
对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数据;
对所述预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用户行为结果。
所述界面场景为登录场景或注册场景。
根据所述界面场景,选择对应的数据采集模板之前,还包括设置数据采集模板,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不同界面场景,设置需要采集的用户行为信息种类;
根据所述用户行为信息种类生成与所述界面场景一一对应的数据采集模板;
所述用户行为信息种类包括文本框输入字符间隔、鼠标点击持续时间、鼠标在文本框中持续时间、鼠标运动轨迹、文本框输入速度及文本框焦点时间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用户行为信息中出现空值,判断所述空值是否为连续空值;
若所述空值是连续空值,将所述空值替换为0;
若所述空值不是连续空值,获取空值处前后各5次连续的有效采集数值;
根据所述有效采集数值计算均值;
通过所述均值对空值进行替换。
对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数据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通付盾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通付盾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57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