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循环菌床好氧干化处理造纸污泥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5912.9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0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李宾宾;田振邦;段文杰;崔俊峰;寇丽栋;赵亮;黄做华;谷传动;许欣欣;李箐湲;赵可江;黄伟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03/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冉珊敏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菌床好氧干化 处理 造纸 污泥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领域,涉及利用菌床处理污泥,特别是指可循环菌床好氧干化处理造纸污泥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菌床搭建;菌床激活;有机固废的添加;菌床运行;菌床筛分。本申请的造纸污泥处理不需要固液分离预处理,可直接投入菌床,再循环利用,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复合微生物在降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另一方面微生物在繁殖、降解的过程中也会消耗掉一部分菌床内的水分,因此本申请的菌床由图4可知含水率保持在30‑40%之间,方便了降解后造纸污泥的处置,且降解全程无污水、无臭气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领域,涉及利用菌床处理污泥,特别是指可循环菌床好氧干化处理造纸污泥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造纸污泥含水率高达97%,易腐化发臭,且含有病原菌、寄生虫卵、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这些污泥不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带来极大的环保及卫生隐患。通常的污泥处理方法是先进行机械压滤,再进行干化,干化的方法较多,如自然干化、太阳能干化和热力干化等。热力干化有高效、结构紧凑的优势,但干化后的废蒸汽和尾气通常采用直接冷凝后外排,干化能量没有回收再利用,推高了干化的成本,而且尾气也易造成污染。
专利CN201410767079.0 一种污泥处理工艺,通过微生物的吸附预先将污泥中难分解的重金属分离出去;再通过微生物发酵及熟化使污泥中的有机废弃物在持续的高温发酵下杀菌灭卵,使污泥中的营养物质得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有害物质被最大限度地分解、去除和钝化;最后进行脱水干化;该专利的菌床不能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循环菌床好氧干化处理污泥的方法及其应用,提供了一种可循环菌床用于造纸污泥好氧干化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可循环菌床好氧干化处理造纸污泥的方法,步骤如下:
(1)菌床搭建:将木块、木屑按比例铺设于菌床内,然后喷洒复合菌剂;
(2)菌床激活:向步骤(1)搭建好的菌床上抛洒鸡粪,激活复合菌剂中的微生物菌群;
(3)有机固废的添加:每天向步骤(2)已激活的菌床上投加造纸污泥,混合均匀;
(4)菌床运行:每天曝气1-2次,每次20-120min,持续1-3个月;
(5)菌床筛分:经步骤(4)处理后的菌床,在菌床透气性比较差时,对菌床进行筛分,筛上物作为下一次的菌床进行循环使用。
所述步骤(1)中复合菌剂为放线菌、丝状菌、油脂降解菌、木质素降解菌、枯草芽孢杆菌按照质量比1:1:1:0.5:0.5混合而成。
所述步骤(1)中木块、木屑和复合菌剂的质量比为(2-5):1:(0.005-0.008)。
所述步骤(2)中步骤(1)搭建好的菌床和鸡粪的添加比例为每吨添加80-100kg,均分为4天添加完。
所述步骤(3)中步骤(2)已激活的菌床和造纸污泥的比例为每吨菌床添加40-60kg,其中造纸污泥的含水率为50-98%,有机质≥40%。
所述步骤(5)中筛分的筛网孔径为5-30mm,筛分前提前2-5天停止投加造纸污泥,降低菌床含水率提高筛分效果。
上述的方法在无需热源好氧干化造纸污泥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5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