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韧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5950.4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5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戚明杰;邬国平;熊礼俊;程向前;谢方民;洪于喆;郭岱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伏尔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77 | 分类号: | C04B35/577;C04B35/563;C04B35/565;C04B35/10;C04B35/81;C04B35/622;C04B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鲁勇杰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韧 陶瓷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陶瓷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强韧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按比例称取陶瓷基粉体、单质Si粉、粘接剂、分散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制浆后,成型制坯得到素坯,素坯经高温氮化处理后,单质Si粉原位生成立体交联β‑Si3N4晶须网络,获得多孔β‑Si3N4/陶瓷复合坯体;将复合坯体浸入偶联剂溶液中改性处理,烘干后,采用浸渍工艺将液态有机碳源充填进入改性复合坯体内部孔隙;将复合坯体进行高温真空碳化;将碳化坯体进行高温真空熔渗Si,熔体Si与残留碳反应生成SiC,剩余孔隙被Si充填。本申请提供的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得到致密的高强韧陶瓷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陶瓷材料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强韧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及化学稳定性的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讯传输、机械加工、生物医学、精细化工等领域。然而,韧性较差是陶瓷材料共性的缺陷,增韧改性一直是工程陶瓷领域的难题,也是重要研究方向,主要的增韧手段包括添加晶须或纤维增韧、微裂纹增韧和相变增韧三种。
陶瓷晶须是具有一定长径比且缺陷很少的陶瓷小单晶,因而具有很高的强度,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增韧增强体。其中,β-Si3N4晶须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模量以及耐高温等特点,常见的晶须直径在0.1-10μm,长径比可达10-1000,是性能优异的增强增韧材料,通常加入到陶瓷原料粉体中,混合后压坯烧结形成陶瓷复合材料。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β-Si3N4晶须呈现针状或纤维状,作为陶瓷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难以被分散,会形成大大小小的蓬松的絮状团块,导致陶瓷材料难以烧结致密,且对陶瓷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β-Si3N4在陶瓷复合材料中的增韧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韧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韧陶瓷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韧陶瓷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混料:按照配比称取原料,外加去离子水混合制成浆料,所述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基体由陶瓷基粉体和单质Si粉组成,陶瓷基粉体占比为50-90wt%,单质Si粉占比为10-50wt%;粘接剂添加量为基体总量的0.5-5wt%,分散剂添加量为基体总量的0.1-1wt%;外加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基体与粘接剂、分散剂总量的50-200wt%;
(2)成型:采用步骤(1)的浆料成型制坯,得到素坯;
(3)原位氮化:将步骤(2)所得素坯,进行氮化处理,得到多孔β-Si3N4/陶瓷复合坯体;
(4)改性处理:将步骤(3)所获得的多孔β-Si3N4/陶瓷复合坯体浸入偶联剂溶液改性处理后,干燥,得到改性多孔复合坯体;
(5)渗碳处理:将步骤(4)所得改性多孔复合坯体浸入液态有机碳源浸渗,得到渗碳坯体;
(6)高温碳化:将步骤(5)所得渗碳坯体高温碳化处理,得到多孔碳化坯体;
(7)高温熔渗:将步骤(6)所得多孔碳化坯体高温熔渗Si,反应完全后冷却,得到陶瓷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伏尔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伏尔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59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特高压线路绝缘子劣化监测装置